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农村年货市场消费安全存隐忧

2013-02-07 08:07: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年关将至,农村年货集贸市场格外热闹。记者近日在甘肃榆中、皋兰等县区的年货市场走访时发现,正规、放心的商品虽占据今年农村年货市场的主流,但仍有部分山寨、过期、三无产品混迹其中,“李逵”“李鬼”真假难辨,农村年货市场消费安全仍存隐忧。

    在皋兰县石洞镇主干道自发形成的“年货一条街”上,糖果、瓜子、水果、调味料、饮料、灯笼、字画、对联等年货将自行车道两旁摆得满满当当。穿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记者看到,不少商品,如桶装饮料、调味料等都与大型超市价格相当,外包装标识也与城市中常见的无异。

    但记者发现有山寨食品混迹其中。在一家人气很旺的糖果摊前,记者随手拿起一支外观极像“真知棒”的棒棒糖,仔细一看却是“真味棒”;一块看似“上好佳”的水果糖,实际上是“上好堂”,包装已经散开;另一商标也是“上好堂”的芝麻酥,已和糖衣黏成一体。

    一个销售厨具的摊点顺带卖起了创可贴。“20个一块钱!”记者注意到,创可贴上只有“有效期两年”的字样,没有生产日期。当记者问及,摊主愣了半晌,从地上捡起包装盒,上写“赣民创可贴”,生产日期已模糊不清,隐约能看到“20100808”及“失效日期20120808”,过期已半年。

    看起来卖相不错的“水晶柿饼”,摆在外面的几盒不一会儿就销售一空。记者上前,摊主马上打开一盒让记者尝尝,“一盒35元”,“生产日期呢?”摊主里外找了半天,答曰:“没有,但东西好着呢!”

    皋兰县农民杨永萍在两副对联前犹豫不决,她的自行车上,已经架满了糖果、瓜子、猪腿、猪蹄等,记者问她是否遇到过假货,杨永萍说:“应该有,不过就是有,我也发现不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政府扶持的“万村千乡”连锁超市等正规商铺虽然商品质量可信赖,但商品品种少、价格相对较高,在农村群众进行年货等大宗商品购买时,仍难担当“主力”。

    在榆中县清水驿乡“万村千乡”连锁超市,大多数商品都出自正规厂家,价格也和城区相差无几。店主说,这里的商品有专人配送,平常买东西的人有,但来办年货的还是比较少。

    “农村市场历来是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去年甘肃省查处的430吨假冒伪劣食品大多来自农村。”甘肃省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处长王庆邦坦言,因为农村消费者对低价食品的“偏爱”,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对伪劣商品甄别能力低,城市中无处落脚的“山寨”、“三无”等食品就流入农村,成为这类违法商品销售的“主战场”。

    王庆邦表示,除了节前重点排查,甘肃省工商部门也积极引导和督促现有的农村食品经营者建立并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以确保不合格食品来源可追溯。

    此外,有专家建议,政府应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和超市到农村开设食品连锁店,建立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型消费网络,才能确保不合格商品彻底与农村市场“绝缘”。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安全人饮工程受惠群众231.5万
·农村客运市场仍存安全隐患
·今年河北将解决7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中央480亿元投入农村饮水安全
·云南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消防安全工作模式
·河北献县电力局加大农村安全用电宣传力度

·河北献县电力局加大农村安全用电宣传力度
·[视频]校车安全调研报告-依托农村公交_解决寄宿学生难题
·广西临桂:3.6万农村群众用上安全饮用水
·江苏徐州:“消防下乡”保障农村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