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要闻

【组稿】五年检察印记 理念 为民 服务 稳定

2013-02-06 09:43: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五年检察印记之理念篇:登高望远天地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时段看似静水流深,实则意蕴非常。

    2008年3月16日上午,在2968名全国人大代表热烈的掌声中,曹建明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置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检察机关应当如何作为,才能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检察事业应当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2008年春天的思考,考验着刚刚上任的曹建明检察长和高检院新一届党组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

    五年光阴荏苒,时间记住了检察人给出的答案: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到“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从“六观”、“六个有机统一”、“四个必须”到“五个意识”、“六个并重”、“四个推进”……检察发展和检察执法理念的每一次更新,每一次发展,都在不同层面回答了事关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理念新则天地新。如春风轻拂,似春潮澎湃。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理念,指引检察人抒写了动人的检察故事。【详细】

五年检察印记之为民篇:民生检察慰民心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民生,民之生计,国之根本。民生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意义和目的。

    历史总是默默地洞察着一切。翻开2009年至2012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有一个关键词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执法为民。每一次报告,曹建明检察长都用大量的篇幅讲服务民生。而其中的每一项举措,每一组数据,都凝聚着检察机关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开展专项行动,下大力气查办危害民生民利的犯罪;加强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检力下沉,贴近百姓,完善服务,保障民生长效机制……

    上护国计,下佑民生。五年来,正是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铺上了浓重的民生底色,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详细】

五年检察印记之服务篇:胸有大局路自宽

 

    科学发展,是新世纪党和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鲜明主题。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开展检察工作,检察机关才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坐标定位。

    “检察机关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自觉地为大局服务。”2008年3月18日,新当选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表示。

    五年来,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检察机关积极主动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2013年1月10日,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曹建明强调:“要坚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观,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宽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秉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局观的检察机关越走越自信。【详细】

五年检察印记之稳定篇:殚精竭虑护平安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没有稳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建明检察长强调,检察机关必须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到各项执法办案工作中。

    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和高检院部署,依法履行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等职责,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详细】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