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省公安机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再创新高

2013-02-04 14:58: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东法制报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日前,省公安厅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随机生成59.6 万个电话调查统计显示,衡量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六项指标全面提升。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6.55% 、96.80% ,同比提升0.65和0.28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山东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徐珠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的安全和满意是对我们山东公安坚持‘发展是要、土地是根、 人民是本、文化是魂、平安是福、 科技是剑’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发展的最大肯定和褒奖。”

    土地是根、平安是福,为人民群众创造最安全的环境

    平安是百姓最大的福祉,没有平安就没有幸福。

    一批批负案在逃10年、20 年的逃犯相继落网,一个个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黑作坊、黑窝点被端掉,一股股欺行霸市、危害乡邻的黑势力、黑团伙被惩处。

    在2012 年全省公安机关针对黑恶犯罪、盗抢犯罪、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等开展的“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打黑除恶“飓风”行动、缉捕重大逃犯攻坚行动、“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中,危害社会安全的毒瘤被一一铲除,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老百姓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在严打的民生导向下,公安机关对各类违法罪犯“零容忍”、出重拳。全省全年破获“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 15 万余起,缴获赃款及赃物折款5 亿余元;侦办各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 710余起,端掉各类“黑窝点”、“黑作坊” 820 余个;侦办经济犯罪案件11300余起,“破案会战”成果位居全国第一……枯燥的数字成为建设“平安山东”、“美丽山东”最有力的支撑和最生动的诠释。

    既要打得狠,更要防得牢。

    东营渤海路,一名流窜于多个省市的“飞车大盗”被当场抓获,流窜作案20余起的他败在了“电子眼”手下。临沂西苑小区,一名溜门撬锁的毛贼刚溜进一地下室,就被戴着“ 红袖标” 的治安志愿者发现。 青岛四方区,一名通过互联网和短信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等来的不是不义之财,而是从天而降的“网络警察”。

    “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的“亮警灯工程”在深入推行,每天近5000 辆警车,19200 余名民警在城市、乡村穿梭巡逻,遏制了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发生。去年,全省盗窃机动车、撬盗保险柜、街面“两抢”等可防性案件在连续多年下降的基础上,又下降了4.24% ,成为全国最安全的省份之一。

    “电子眼”、“红袖标”、“网络警察”、“亮警灯工程”,在齐鲁大地的城市社区和乡村街道,一张无形的大网不断延伸。 以“ 天网工程”、“环鲁防控圈”、“平安海区”为载体的立体化、动态化防控体系和虚拟社会防控体系覆盖全省全时空,成为发现和防范各类违法犯罪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发展是要、人民是本,为人民群众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有一种满意来自于有求必应。去年8 月,上海民生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兆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 潍坊公安和@ 临朐公安发去一封#报警救助#的博文,第二天,其顾问单位因经济纠纷被拘禁的员工就被潍坊警方成功解救。

    有一种满意来自于心想事成。去年10月,在德州打工三年的福泰服装有限公司的农民工刘振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居住证,搭上了流动人口管理改革的“头班车”,幸运的他从此将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顺应民意、惠及民生,大力实施民生警务,让老百姓享受到最贴心的服务,这既是山东公安的目标,更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和实践。

    在以“三访三评”、“深化小警务、五访创满意”和“保稳定、保平安、创满意”等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中,广大民警走村居、进社区,帮扶联系群众 5.3 万余人次,捐款捐物917万余元,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9.2万余件,把温暖送进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在打造服务民生“美丽窗口”,争当服务群众“美丽警察”的竞争中,公安机关通过推出签发电子普通护照、“六位一体”快速处理交通事故、“温馨边检·真情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服务的民生品牌,把便民、利民的细节融入日常工作每一环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

    服务群众无极限,服务手段无穷尽。山东公安把互联网作为服务民生的新阵地,在全省推广济南市公安局整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阳光政务热线、政务监督热线等 22 大类48 小项民生诉求渠道、打造民生警务平台的新做法;完善“山东公安民生服务在线” ,把10 大类102 项审批事项放在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解决群众诉求23.9 万余件,办理行政审批385万余件,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机关便民服务的办事效率;建设公安微博,搭建“山东公安微博群”,通过微博新媒体搜集社情民意,回应民生诉求,组织警民互动,发布警方新闻、警情通报、提示防范等微博信息 90000多条,粉丝和听众达1600余万,做到下载的是民意,上传的是满意。

    科技是剑、文化是魂,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公安机关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确保社会稳定,维护公平正义,就要不断改革创新。”徐珠宝说。

    科技创新出警力,也出战斗力。去年 10 月,省公安厅与浪潮集团签订“警务云”建设合作协议,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警务云”计算中心,民警可以尽情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云”端海量信息支持和强大计算服务,提升了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针对“美丽山东”和“生态山东”建设的新要求,山东公安加强安保与环保的联勤联动,积极预防和查处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促进生产生活环境改善。

    面对民警“下片难”、社区“警力少”、基层“底子薄”等困扰公安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山东公安把社会管理创新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实施以消防、车管、危管、外管、网管、物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六进”工作,推动各项公共管理服务和民生警务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

    各地公安机关也积极破题,切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泰安市公安局立足内部挖潜,组织198名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民警进社区;潍坊市公安局推行“小区封起、街灯亮起、探头控起、队伍巡起、物业管起、人员包起”的“六起警务”;济南市公安局将“九小场所”作为社会火灾防控的关键,开展消防治理督导巡查。

    宋军是德州市齐河县郑官村的治保主任,面对记者“遇到啥问题都能给村民解决吗?” 的询问,他自信满满:“村里一直很太平,社区民警也经常下来指导调处纠纷,有了后盾,没啥难办的事儿。”该县社区(村)治保主任星级化管理新模式使1300多名治保主任带薪上岗,重组和完善了农村治保组织机构,使当地发案率与过去相比下降了 31% 。一系列管理创新的举措累小平安为大平安,积小满意为大满意。

    民警心中充满阳光,才能把温暖向群众传递。无论是“守护之神、服务之星、文化之魂”的山东警察精神追求,还是争创“齐鲁先锋警队”,争当“齐鲁先锋警员”的双争活动,队伍管理的创新举措最大化地激发了民警的素质潜能,更赋予队伍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实干、活力、阳光,这支以文化凝聚警队“灵魂”的齐鲁警队正奏出一曲曲爱民音符、平安乐章。

    [李新宇 刘冠伟]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山东省委领导肯定检察工作并要求 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三大建设 五个能力 概括政法工作的思路布局 四项改革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待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公安部:明确公开信息范围和时限 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
·人民日报评论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
·从四个方面解读山东公安工作会议精神

·从四个方面解读山东公安工作会议精神
·山东:在新起点上开创山东公安工作新局面
·山东公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2012年山东公安十大新闻揭晓
·2012山东公安谱写华彩篇章推进平安山东建设
·山东公安边防总队训练基地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