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冬梅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宣示党心,深孚民心。“三清”目标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基础和关键。实现“三清”目标,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必须坚定信心,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营造“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良好环境。2月1日召开的市纪委十届二次全会,总结和部署本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强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同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刚刚闭幕的市“两会”,摒弃排场、厉行节约,多谋实事、务求实效,把百姓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以务实高效的行动和会风回应群众的期待。
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重在“持”,贵在“恒”。只有心里装着群众,常怀为民之心,才能自觉改进作风,赢得群众认同。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最核心的是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摆谱摆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等问题不仅群众意见很大,而且是诱发腐败的动因、滋生腐败的温床。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任奢侈浪费之风发展,就会败坏党风政风,远离人民群众,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坚决遏制公款浪费,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才能把来之不易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把宝贵的民心民气凝聚在加快天津发展上。
衡量作风是否转变,群众满意度是一把标尺。工作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究竟为谁服务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理念必须落在实处、见到实效。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需要领导的率先垂范,同样也离不开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改进作风要看各级干部的实际行动,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直接检验。深入基层接地气,与人民群众才能心贴心。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人民群众的心才会与党员干部贴近再贴近。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无小事。多做急民之困的实事、少做花上垒花的虚功,要形成一个制度,形成一种风气。党员干部的作风能不能有一个深刻转变,必须下一番踏石留印的功夫;改进工作作风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有没有抓铁有痕的劲头。强化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感情,让人民来监督,让群众看到变化,让百姓得到实惠,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吉林长春:作风建设从“会风”抓起
·湖北日报: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吴鹏飞主持召开山东省检察院党组民主生活会保持检察机关党的纯洁性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甘肃日报评论员:作风建设的醒目“坐标”
·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指南针
·黑龙江要求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
·黑龙江要求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
·上高县公安局树立“四种意识”推进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海南高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八项规定”显作风建设决心
·湖北恩施开展纪律作风建设培训
·山西公安机关狠抓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