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地方“两会”陆续召开 气象问题备受关注

2013-02-01 15:43: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气象局网站 

    编者按

    近期,全国各地“两会”已陆续召开,涉及民生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广大参会委员、代表以及市民的关注焦点,其中最近多地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监测服务预警能力建设等成为热点话题。

    新疆:加强生态环境和保护建设议案引起共鸣

    中国气象报记者潘继鹏报道 1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政协会议期间举行的科协、科技界别小组会议上,十一届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杜继稳所作的题为《关于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发言引发共鸣,决定将该建议作为本组重点提案提交自治区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审议立案。

    杜继稳指出,随着气候变化,新疆赖以生存的冰川严重萎缩,极端气象、地质、洪水等灾害呈现频发重发趋势,新疆生态环境严重脆弱为中国乃至世界所罕见。随着新疆大开发、大发展、大开放的深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恢复生态功能,避免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保护动物、植物生存环境任务极为严峻。

    杜继稳认为,为有效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新疆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自治区应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新的作为:一是要根据气候、地质、水资源、植被、人口、经济、灾害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全疆进行生态功能区划。二是要有针对性的建立地面生态环境监测网,利用和发挥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全疆生态环境作动态监测,并作变化评估和发布预警信息。三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制定长期有效的规划方案,发挥各领域专家作用,进行严格的生态气候环境可行性论证和各类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四是要建立严格的生态补偿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这两项制度的地方立法工作。五是必须加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力度,提升防御气象、地质、地震等灾害的能力,发挥政府主导协调作用,确保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各县都要做灾害风险区划,各乡(镇)都要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在灾害来临时,做到科学防灾、抗灾、减灾,避害趋利,

    据了解,该提案在会议期间已审查立案,自治区政协将在闭会后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和单位办理。

    甘肃: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气象报记者倪永强 通讯员张玲报道 在日前召开的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着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努力提升防灾减灾水平”被列入2013年省政府主要工作任务。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指出,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气象部门近几年来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肯定,也对提升防灾减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2008年,中国气象局和甘肃省政府联合投资启动了省部共建项目——甘肃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甘肃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覆盖率由此提高了30%。

    随后两年,甘肃省气象局与甘肃省政府联合构筑“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同时发布气象灾害信息的立体气象防灾减灾防御体系。省政府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立在省气象局,实现由气象部门牵头,各相关厅局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截止2011年,甘肃省政府已连续5年主持召开气象为农服务现场会,安排部署全省气象为农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并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等10多个文件,为甘肃省气象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2年,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甘肃省气象工作首次正式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考核,把气象防灾减灾与政府利民富民紧密结合起来,和全省经济社会整体工作同考核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灾害预警预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肯定气象工作

    中国气象报记者次吉报道 1月24日,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拉萨开幕。来自各地、各条战线的自治区人大代表肩负300万各族人民的重托出席盛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王鹏祥、西藏自治区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格央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会议。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拉卓作为政协列席代表出席会议。

    自治区政府报告着重从十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强农惠农富农,农牧区面貌显著改善;扩大投资消费,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强化政策引导,内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突出共建共享,各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局势更加安定和谐;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发展;重视做好宗教工作,促进了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保护建设并重,生态环境持续良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白玛赤林指出,今后五年,西藏自治区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二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科学发展机制;三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四要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六要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七要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八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白玛赤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气象工作。在提到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时,白玛赤林指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加大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力度,并强调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监测服务预警能力建设。

    广东:气象现代化建设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 灰霾预报列入十件民生实事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杨群娜报道 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推进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和灾害治理”被列入2013年省政府主要工作任务。同时,“灰霾预报”被列为2013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加强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中。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建设,将气象工作进一步纳入政府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2012年,广东省气象工作呈现良好态势,获得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高度肯定: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持续走高,获得中国局综合考评第一名、目标管理特别优秀奖,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建设获得全国气象部门创新工作奖,应急气象服务、精细化预报制作技术等一批工作在全国气象部门发挥了先行先试、引领示范作用。

    近年来,省气象局加强灰霾监测预报预警,并将“更加提前发布灰霾预警”作为2012年省气象局为民服务八件民生实事之一,全省平均提前近4个小时发布预警,全年共发布灰霾预警95站。同时,加强灰霾科普宣传工作,分别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灰霾及生态气象研究等,获得了各级政府和公众的充分肯定。

    天津:“两会”关注雾霾天气并提诸多防治建议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妍报道 2013年天津“两会”涉及民生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广大参会委员、代表以及市民的关注焦点,其中最近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污染监测、防治及环境治理成为热点话题。

    在天津市政协第十六届一次会议上,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城市建设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天津大气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委员孙华林在建议中指出:近年来由于机动车尾气、灰霾等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大气污染已逐渐从单一的煤烟型污染演变为复合型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气候环境。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开展复合污染立体观测和形成机制、灰霾天气发生发展机理等研究。

    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也在建议中对打造“天蓝、水碧、地绿、城美”的人居环境提出应采取“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低碳环境,倡导绿色出行、打造低碳交通,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等措施。

    针对目前天津市雾霾天气多发的情况,市政协委员、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权循刚认为,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加强对雾霾天气的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他建议在源头污染治理的同时,应加强对雾霾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根据市里已经布测的PM2.5观测网,同步建设气象要素观察网,并开展细粒子污染和当前雾霾天气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而进行预报、预警。

    此外,中国民主革命委员会天津委员会也针对天津地区灰霾天气防治提出对策建议;来自市交通港口局的人大代表也提出将针对大气环境保护积极推进交通行业标准化、信息化、低碳化建设。

    黑龙江:政协委员建议加强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建设

    中国气象报记者任桂林报道 今年入冬以来,频频出现的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月27日,黑龙江省政协委员赵学林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分组会上建议,加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实现风险信息研判和预警,加强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建设。

    赵学林提出,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在各个环节中拦截雾霾天气各要素的形成。

    “加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实现风险信息研判和预警,加强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建设。”赵学林表示,建立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构建区域、省、市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将保障任务层层分解。当出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时,所在区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限产、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业、机动车限行等紧急控制措施,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空气质量灾害性天气。他提议,想要远离雾霾,实施应急行动还不够,应从源头入手,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要求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先进的污染治理设施,重污染项目与工业锅炉必须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严格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等。

    赵学林特别补充道,要倡导低碳生活,鼓励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