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江苏宿迁:盘活警力激活民力共织平安网

2013-01-30 15:56:1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通过创新机制、发动群众、科技强警,有效盘活一线警力、激发无限民力,警民携手共创平安和谐。

    缓解警力不足,民警扎根社区

    实行社区单元警组联勤承包责任制、公安民警兼职(挂职)村官制度

    通过前期对14个派出所进行试点,宿迁市公安局在全市138个派出所全面施行社区单元警务模式,将派出所信息采集、安全防范、治安管理、打击犯罪、社会服务等警务职能分解到每个社区单元警组,实行社区单元警组联勤承包责任制,颠覆了过去派出所70%的警力忙接处警、30%的警力做基层基础工作的格局,基层警力由三成增加为七成。

    他们推行民警兼职 (挂职)村官制度。兼职村官的社区民警在维护治安稳定、指导巡逻防范、调处矛盾纠纷、关爱弱势群体、服务群众创业的同时,原则上不参加村(居)“两委”班子的日常工作分工。

    民警村官充分利用社区治安决策的参与权、社区治安工作的组织权和社区治安力量的领导权,将警务工作阵地向一线延伸。通过与乡镇相关部门建立横向联动机制,使社区单元警组成为信息“前哨”。与此同时,宿迁市公安局从体制机制上为社区民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社区民警“有奔头、得实惠”。补贴制度给予基层民警更大倾斜;社区警长优先从基层所队长中选拔任用,新提拔任用的中层以上干部要有基层所队长或警长任职工作经历;对在社区连续被聘任3次以上、考核优秀的民警,优先解决职级待遇。

    联合巡逻防范,筑牢“治安屏障”

    出台治安志愿者积分考核奖励管理办法,激发“红袖标”积极性

    宿迁市公安局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把全市老党员、低保人员、城管工作人员、环卫工人、送奶工、报亭业主等人员组织起来,开展治安巡逻防范,给他们配发“红袖标”。流动的“红袖标”成为一道坚实的“治安屏障”。

    为让“红袖标”工程能够长期有效开展下去,宿迁市公安局在充分调研论证并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宿迁市治安志愿者积分考核奖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详细规定了管理、考核和奖励办法等。“办法”中,“治安积分卡”对参与纠纷调解、邻里守望、一般性的灭火抢险等,都有详细的记分规定。相比较而言,主动提供信息、协助警方破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积分要更高些。

    “治安积分卡”实行实名制填卡和累计积分,每月一次兑现奖励,进行累计积分奖励。 “办法”激发了群众参与到纠纷调解、邻里守望报警等社会治安管理中来,有效解决了辖区警力不足等问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平安合作计划,实现效能倍增

    开展公安机关与社团组织、企业合作活动,推行治安防范邻里联动机制

    凌晨3点,村子里一处房屋火光冲天,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睡梦中被惊醒,他迅速找到了报警遥控器,摁了一下,村警务室接警中心的报警中心机立即响起了警报声,LED显示屏上显示了报警点的具体位置。派出所片警和驻村保安的手机也都收到了报警信息。这是不久前宿城区耿车镇大同村一户村民家中发生火灾时真实的报警情景。

    “接到警情后,民警和治安人员仅用4分半钟就赶到了火灾现场,消防车也及时赶到。因为出警迅速、救火及时,减少了户主近2万元的损失。”耿车派出所民警何广溪介绍说。

    宿迁市公安局强力推进平安合作计划、科技星火计划。在城区,开展居民间合作、公安机关与社团组织、企业合作活动,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共创平安家园;在乡村,采取 “一会双保” (村村建立平安理事会、村村驻保安、户户入保险)形式,推行治安防范邻里联动机制,建立相互关心、共同防范的邻里关系,实现对农村治安有效管理。在城区,实施 “技防进小区”、 “技防进家庭”;在乡村,开展 “十户联防”的科技星火计划,实现科技星火全覆盖。社区电子地图、社区图层管控、社区人员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应用,与 “大平台”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实现在打击防范、服务管理方面警务效能倍增。(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王修 姜传伟)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无锡苏州警方联手 捣毁横跨广州江苏贩毒网络
·专家学者谈江苏太仓创新社会管理实践
·江苏苏州1942个村社聘法律顾问
·江苏徐州泉山:社会管理创新带动警务提档转型
·江苏检察长会议要求规范文明执法
·江苏警方破获公安部督办网站传销案

·江苏警方破获公安部督办网站传销案
·江苏启动城乡大病保险试点 缓解因病致贫
·江苏选举徐安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江苏召开全省监狱工作会议
·江苏宜兴法院:筑三条通道 解讨薪难题
·江苏南通通州:人大常委会肯定“检调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