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2012年河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回顾

2013-01-30 14:22: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北平安网 

2012年河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回顾之一

    作为京畿重地、农业大省,我省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期,社会变革广泛深刻,新老问题相互交错,多种矛盾纠纷叠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之重、挑战之大前所未有。

    顺应全省人民的新期待,省委、省政府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省大局之中统筹规划,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省委、省政府抓住“十二五”开局契机,系统设计全省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十大民生工程,对管理格局、工作机制、社会组织、社区建设等作出统筹安排。在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张庆黎强调,“社会建设要突出改善民生”,明确了社会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2年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与11个设区市、 51个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综治责任书,强化各级各部门抓社会管理的领导责任。

    去年7月5日,省委书记张庆黎冒着暑热,深入肃宁县西何庄村调研,要求总结推广“四个覆盖”经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省长张庆伟、省委副书记赵勇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研究解决社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综治委主任张越多次部署调度,落实推广肃宁经验等重点工作。

    为了实现全省人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去年省本级财政共安排民生支出720.9亿元,集中力量实施就业再就业、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城乡居民健康促进、困难群众救助、重点区域和生态环境治理等六大工程。全省完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合并实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24%。

    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省加快立法进程。去年以来,先后在残疾人保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劳动关系、食品安全、社区建设、企业信用征集等领域出台了5部地方性法规、9部政府规章和40多个规范性文件,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法制保障。

    在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下,在法制的有力保障下,我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充满活力,呈现出“多点突破,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省社会管理综治成员单位由38个充实到51个,省综治委统筹协调社会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

    省公安厅、交通厅、金融办、教育厅等多家单位与省综治办携手,联合推动社区戒毒、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打击处置非法集资等工作。省总工会深化职工法律援助、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这一做法得到全国总工会的充分肯定。省妇联在妇女信访代理和留守流动儿童服务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省司法厅在社区矫正、普法教育等工作中探索创新,先后8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省护路办与北京、太原铁路局开展路地协作,建立信息通报、环境治理等协作机制,圆满完成了重要时期铁路护路任务。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委农工部对各市县推广肃宁经验进行对接指导。省纪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意见推进村监会规范化建设……

    社会管理共建共享,惠及民生,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与省国资委、省烟草专卖局等部门协作,加大救助力度,积极搭建见仁勇助、扶危救难平台,深化“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张青彬、“最美农民工”王俊旺、“最美学警”李博亚、“最美90后”张志鹏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燕赵大地善行如潮,见义勇为蔚然成风;秦皇岛平安志愿者协会、廊坊调解志愿者协会、“河北良心油条联盟”、“阳光心灵驿站”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治安防范、矛盾化解、诚信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2年河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回顾之二

    当前,河北省综治工作正进入“黄金发展期”,省综治委抓住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要害问题,以点带面、深入推进,全省社会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012年4月24日,全省推广肃宁经验现场会后,一场以“四个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出台专门意见,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基层党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经合组织和综治维稳组织在河北大地遍地开花。目前,全省已有52%的村实现了“四个覆盖”,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推行“四个覆盖”,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迸发,给全省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全新的变化:

    2012年8月3日深夜,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突袭秦皇岛市。在村民生命财产遭受威胁的危急关头,戴河镇车站村村支书带领党小组长冒险开着各自的私家车,将90多名被困村民安全转移。

    张家口市在7500多名在京务工党员中成立“驻京流动党员联合党委”,为家乡引进项目288个、资金7500万元,销售农副产品5000多万吨。

    在滦平县付家店乡青松营村、代营子村,“留守妇女家园”、“乡村女校”办得红红火火,党支部组织留守妇女学技术、学法律、搞互助,让她们有了充实的生活。

    ……

    全省所有农村建立了综治工作站,组建了18万个综治小区、80万个综治小组,专职和义务巡逻队员40多万人。全省农村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数和信访量明显下降。

    围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全省各地扎实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从2012年起,社区建设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71%。各设区市全部建成社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开通“12349”公益服务热线;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一刻钟服务圈”,把社保、就业、家政服务等送到居民身边;“法律诊所”、“心灵驿站”、“和事佬服务队”,为群众分忧解难,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

    石家庄市建南社区组建了空巢老人帮扶志愿服务队、助残帮扶志愿服务队,与97名残疾人、64名老人开展结对帮扶。空巢老人岳克元腿脚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在志愿者赵仁果的悉心照顾下身体慢慢好转,不仅重新下地行走,还能到社区文化广场跟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目前,全省涌现出石家庄市社区党建网格化、邢台市物居合作、张家口市桥西区“社区365”服务网络等一批社区建设先进典型。承德市双滦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双桥区和平泉县分别被确定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县”。

    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针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这个薄弱环节,我省认真落实《河北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定》,确保流动人口持居住证,在就业、医保、子女入学等10个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最近,我省又出台放宽异地高考新政策,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中考、高考敞开大门。全省各地建成一批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精神病康复医院等专门机构,特殊人群、困难群体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怀和温暖。

    在实践中探索同时,我省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理论创新。2012年5月,廊坊市委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北京社工委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同年7月,省综治办、省法学会、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举办河北省首届见义勇为法治论坛;同年9月,保险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层研讨会在保定市召开。随着不同层面理论探讨的深入,我省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步伐越来越坚定。

2012年河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回顾之三

    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影响着经济发展环境。

    围绕平安建设,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认定标准》,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等方面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近年来,共对427个重大项目实行省级挂账督办,对93个存在稳定风险项目叫停或暂缓实施。2012年,131个省挂牌督办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全部按期整治完毕。

    我省实施的《设区市社会稳定指数评价办法》,将可防性案件、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等12个方面、52项内容纳入评价范围,每月对各市进行考核,建立起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

    平安的感受就在群众身边。全省通过开展“燕赵一号”、“街面亮剑”等一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两抢一盗”等突出犯罪明显下降,2012年,抢夺案件比上一年下降16.4%、绑架案件下降18.4%、诈骗案件下降14.1%,群众安全感有了明显提升。

    我省将平安创建融入市场运作,治安保险应运而生。在省保监局、省人保公司和省综治办的联合推广下,我省治安保险产品已增至11种,累计承保农户501万户,保险金额665亿元,赔款1476万元,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共赢。唐山市丰南区按照个人出资一半、财政补贴一半的保费承担方式,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0余万元,使投保户享受双倍保额赔付。目前,该区村(居)和居民户参保率分别达到100%、70.9%。治安保险与治安管理的有机结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治安、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2012年1至10月,该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1.9%、12.5%。

    按照河北省社会治安科技防范第二个五年规划,各地以科技为支撑,强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全省城市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技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平安互助网建设达到100%。以视频监控网、治安卡口查缉布控网、移动信息核查管控网构成的“天网工程”,更是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沧州市东光县的“治安天网”工程运行不到一年,全县可防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7%,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盗窃农用车、盗窃牲畜等七类乡村易发案件实现零发案。

    全省各地不断丰富平安创建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平安创建活动,建成了一批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和平安企业。

    邯郸市大力推行“五个延伸”,按照“一村一个警务室、一名治安管理员”的要求,在全市5678个农村全部建立警务室,指导村民开展治安防范、矛盾化解,开展代办证件等便民服务,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邯郸市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25%,民转刑案件下降18%。

    石家庄市区建设了110个综合警务服务站,近3000名警力屯集街头,24小时巡控在街面,零距离服务群众,全面提升了社会面防控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衡水市在农村广泛开展“星级创建”活动,用星级创建量化细化的方式,吸引农村干部群众投身到平安建设中,初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的平安创建模式。全市有83个乡镇建成星级平安乡镇,有3795个村建成星级平安村,分别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1%和村总数的76%,星级平安家庭超过了80%。

    如今,“平安是福,我要平安”的观念已经在燕赵大地深入人心,人们也在平安创建活动中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太平。

2012年河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回顾之四

    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快节奏出台,凸显了落实的重要性。

    2012年,省委、省政府对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了多层次、多波次专项督查。5月,按照省委部署,省综治办会同省基层办,对各地落实“两个排查”工作机制、基层平安创建等工作进行督导。6月,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对社会管理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省综治委组织多个部门组成巡视督导组,用2个月时间,分南北两片对各地推广肃宁县“四个覆盖”经验进行督导。10月,省委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省派驻各地信访维稳督导组职责范围,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针对十八大等重要时期安保工作,各级综治成员单位加大对平安建设联系点、省挂牌督办问题的督导力度。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督导。2012年以来,省、市两级共派出督导组700多个,形成了以督导促落实的强大声势。

    围绕省委部署、综治重点工作和群众反应较大的问题,全省各级注重到落实的第一线发现、解决问题。对影响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采取省级挂牌督办、成员单位督导、省综治办暗访检查、召开调度会、通报情况、发督办函等一系列措施,形成完整闭合的解决问题链条。

    去年11月初,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省综治办组织5个暗访组,对各市开展“两个排查”专项行动和解决省挂牌督办重大问题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将发现的5类问题以视频调度会的形式通报全省,并下发综治工作督办函,跟踪督促责任单位迅速整改。

    2012年,省综治办分三批对64起重大矛盾纠纷和59个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进行挂牌督办,推动了整改和化解工作,在十八大安保中未发生任何问题。

    综治考核是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省综治办根据中央和省委重要部署,不断完善考核办法,提高推广“肃宁经验”、开展“两个排查”、综合试点等重点工作考核比重,考核结果记入领导干部综治工作实绩档案。

    邢台市综治办主任徐涛明在综治岗位工作已近10年了,他深有感触地说:“实行综治量化考核,各市实施排名通报,得分多少一目了然,这就激励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想方设法推陈出新,激发工作活力。”

    问责贵在严格。2012年初,省综治委、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联席会议,对群众安全感低于60%的5个县(市、区)实施一票否决警示。2012年,省、市两级共对17个地方(单位)实施了一票否决警示,对14个地方(单位)实施了一票否决。

    提拔任命、评先争优、资格称号认定……在我省各地,任何综治成员单位和领导干部要取得这些部门荣誉和实现“人生进步”,都需要过一道槛,这道槛就是当地的综治委。在评选表彰2011-2012年度“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时,有的单位因受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警示,被建议取消了评先资格。正是在“一票否决权制”、综治考核制的有力推动下,我省社会治安形势连年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河北邢台警方打掉一个贩毒吸毒团伙
·河北食品安全监管:食品摊贩必须实名经营
·河北:春运路上警民亲
·河北康保:99.8%调撤率的背后
·河北邢台:“三心”调解促和谐
·河北石家庄桥西区构建志愿服务四级体系

·河北石家庄桥西区构建志愿服务四级体系
·河北117份检察建议获党委政府肯定
·河北石家庄两级院案管机构均获批准
·河北唐山校园禁毒教育全覆盖
·河北石家庄矿区多举措维护校园安全
·河北唐山“不让毒品进校园”项目建设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