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这些年,中国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奢靡之风却日渐盛行,有媒体预计,201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在奢靡浮华的风气中,公务消费的浪费行为尤其引人诟病,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作出重要批示:倡导节约之风,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杜绝浪费的潮流中,有一个身影引人关注,那就是“每做好事、必出风头”的陈光标。前天晚上,他带领员工走进饭店大吃别人的剩菜饭,并说自己的公司从此再不烧晚饭,以此鼓励员工节约,影响更多人。
虽然不知道陈光标的做法在卫生防疫方面是否恰当,但他的确让更多人意识到了今年的流行词汇——节约。那么,其他国家是如何对待“舌尖上的浪费”的呢?
澳大利亚华人胡方介绍,澳洲小型公务聚餐基本都是“份儿饭”,而大型聚餐靠服务生“适时地”提供每道餐品,上一道没吃完就不会上下一道,商家合算,买家也合算。
胡方:在澳大利亚,如果是小型的宴请,比如说10个人以下的,那么通常情况下会实行分餐制,由宾客根据菜单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并根据自己的食量来决定主食之后是否还需要大份甜点以及咖啡,因为是分食制每一个人都是吃自己面前那一份,所以很少会产生浪费。如果是10个人以上,那么在活动当中,参加者是没有座位的,需要站立着和别人进行沟通,而在饮食环节,往往是会采取自助式,这种自助式有别于中国国内的自助餐,因为自助餐所有食物都会堆放在外面,而这种活动参加者能够看到的食物并不多,而且这些食物都是放在游走于餐厅当中的侍者所托的托盘当中,因为每次推出的菜并不是很多,而且是吃完了以后再准备新的端上来,所以可以大大减少浪费,使再大的宴会都能够做到吃多少就准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