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中国社会向浪费粮食说"不"

2013-01-29 08:57: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国际在线 

    原标题:中国社会向浪费粮食说“不”

    5000万吨粮食可以养活2亿中国人。5000万吨是中国一年浪费粮食的总量。

    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吃饭,聚餐时点的饭菜往往是多多益善,最终这些饭菜大部分被倒进了垃圾桶。记者在北京市五道口一家餐馆采访时发现,尽管墙壁上“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的提示牌十分醒目,但人们吃完后结帐离开时,餐桌上还是剩下了许多没动过的鱼、肉和蔬菜等食物,将剩菜打包带走的人很少。餐馆老板胡先生告诉记者,顾客近年来浪费现象特别普遍,特别是商务餐,一半的饭菜都被倒掉了。“这个月的流水是20万,那么一定有5万到8万是商务餐。一般情况下,两个人吃饭一到两个菜也就够了,(然而常常点到)5、6个菜左右,那这两个人怎么能够吃得完呢?肯定吃不完。对于比如10个人的大商务餐,浪费更大,他们有些菜可能就不碰,咱就打比方说吧,人均如果是200元一位,10个人就是2000块钱,他们至少浪费一千。”

    吃饭不打包是中国人就餐的一个特点。对此,在一家国企工作的付先生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出于面子问题。“一般如果是私人的聚会都会打包,但是有的时候可能出席公务宴请,出于面子的问题,可能会不注意打包的情况。以后会多多注意,不能因为面子的问题而把剩余的东西浪费掉。”

    在各种浪费粮食中,公款吃喝是造成粮食浪费的“主力”之一。许多民众对于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很有意见,在一所高校工作的张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说:“我觉得这个公款吃喝不太合适,如果是国家的政府部门,他们用纳税人的钱这样铺张浪费,而没有把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这是不应该的。纳税人的钱不是用来给他们消费吃喝的,是用来为纳税人服务的。”

    近期,中国出台了多项措施,严格规范公务接待。香港大公报副主笔马浩亮认为,减少粮食浪费一方面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另一方面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引领社会风气,让人们对维系人类生命的粮食心存敬畏,对铺张浪费的行为鄙视唾弃。“今后遏制公款吃喝风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比如说将一些接待标准更细化一点,提高可操作性,还有现在的金融、科技、互联网业都很发达,也可以尝试将这些手段运用起来,试行统一联网结算,这样使公务接待更容易监管。还有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很多(部委)都开始晒三公支出,这项工作未来也要加强和深入,三公支出的账目应该更加明确细化一点儿,便于老百姓在旁监督。此外,从政府自身的建设入手可以引领整个社会风气,像崇尚简朴、反对奢侈浪费,引领这种社会氛围、风气,会逐渐使老百姓都认识到这一点,带动整个风气的好转。”

    近来,“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股新风。最近,一项由网络发起的“光盘行动”获得社会各界热烈响应。这项行动呼吁人们在饭店就餐时,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光盘”离开饭店,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支持此项活动的付先生认为,节约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我最近也关注到了网上的‘光盘行动’,对这个活动我也非常感兴趣。我不仅自己会参加,而且当我在就餐时候遇到身边朋友有浪费的情况,也会及时提醒他。我想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才能够让铺张浪费之风得到遏制。”(记者蔺博、王智达)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