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也称契约,一个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名词。在计划经济下,合同有名无实,成了完成国家计划的行政指令。
1981年12月13日,经济合同法的诞生开始改变这一切。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康生:尽管当时这个法律还带有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一些条款,但从总体上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变。所以应该讲,我国第一部经济合同法,对于推进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
经济合同法开启了中国合同法律制度的大门。此后,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于1985年、1987年相继出台。三个合同法三足鼎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展,三法合一被提到议程上来。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利明:为什么制定合同法?首先就是因为这三部合同法,虽然适应了不同阶段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三个合同法相互之间发生了冲突甚至矛盾的现象,而且有一些条款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尽快地制定一部统一合同法,来完善我们的合同法规则。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合同法,废止三个旧合同法。新合同法条文总数多达428条,是原三个合同法条文总数的3倍。合三为一,是法律体系和谐统一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立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及时回应。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利明:它对市场经济的作用,首先是确定了一个从事交易的基本规则。第二个是确定了重要的契约精神。第三个是切实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四点(是)帮助当事人正确订约。最重要的是维护了市场经济的秩序。
今天,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合同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合同法,正是那个撬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良性发展的法律杠杆。
据新中国第一部立法文献片《铸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纪实》第四集(作者:吴兢)
·各级工会积极推动和参与劳动合同法修改综述
·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鸣起就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答记者问
·立法动态:商标法1 2 3 劳动合同法1 2 3 旅游法1 2 3
·合同法中的代位权
·劳动合同法修改有望实现劳务派遣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法提请修正:提高开办劳务派遣公司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