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新春走基层,我们上路了!
从哈尔滨到广州、从江苏连云港到新疆阿拉山口,踏访纵贯横穿华夏大地的铁路大动脉,记不清穿过多少隧道,数不清停靠多少站台,更寻不到一个简单的故事穿插其中,但无数多维度的活剧天天上演,构成民族复兴的一个个激越音符;绿皮车、和谐号,普快和高铁的多样性呈现,恰如共和国的前行旅途注定差别多异,感染激励着新闻工作者倾听民声奋笔疾书:面临的问题、隐忧甚至改革的瓶颈,今天的坚守开拓付出和牺牲,都是为了共同的明天更好;有理由坚信:无论快慢,路在脚下,没有到不了的春天。我们继续向着基层进发……
记者全程体验G79次京广列车、D30次京哈动车
高铁时代的冷暖与期盼
1月25日10点,北京西站。随着一声汽笛鸣响,G79次列车驶出站台。列车将途经石家庄、郑州东、武汉、长沙南等车站,于7小时59分后抵达终点站广州南站。
1月26日,D30次动车也开始了从哈尔滨到北京大约8个小时的旅程。
与此同时,记者兵分两路,分别乘坐G79次京广列车、D30次京哈动车,全程体验采访,感受高铁和动车上不同人群的冷暖与期盼。
“不光省时间,主要是方便”
采访对象:武汉某公司销售人员刘国庆
1月23日从武汉到北京,25日从北京回武汉。频繁出差对从事销售职业多年的刘国庆而言是“家常便饭”。
当记者问他这些年乘火车的感受时,老刘打开了“话匣子”。
“最早时是坐绿皮车。1988年,我刚参加工作。单位在湖北武汉,家在河南驻马店,这两个地方就得走6个半小时。现在坐高铁,北京到武汉才4个多小时。”刘国庆说,“更可怕的还不是时间长,而是没有座。那个时候出差坐火车,每次都要提前准备好报纸。为啥?就是用来铺着好有个地方躺着啊。躺车座底下那都不算什么,我最厉害的一回还躺行李架上呢。”
“行李架?”记者不禁抬头看了眼列车行李架。刘国庆笑了,“那时火车的行李架可不跟现在的一样,是一根根钢管排着的,能担动人。”
“第一次坐空调车也很有趣,感觉既舒服又新鲜。”老刘接着说,“具体哪年记不清了,好像是从宜昌到襄樊,那之前我也没见过空调车。上车前就看见车厢顶部并排着几个‘大箱子’,后来才知道那是外置的空调机。”
刘国庆告诉记者,他还坐过郑州铁路局的“中原之星”,“郑州到武汉只有4小时,不仅速度快了,列车员服务也好多了,当时特爱坐那趟车。”
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从那以后,武汉出差到广州,刘国庆基本都坐高铁。“时间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方便。广州南火车站出来就是地铁,不用担心堵车。”
·黑龙江严查春运、“两节”、“两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春运,行进中国的剪影
·[视频]春运期间 铁路公安开展最严执法
·“中国铁路”微博支招春运三十六计
·春运首日铁路发送5百万人次
·新华时评:“平安春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新华时评:“平安春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安徽六安:职务犯罪预防宣讲团服务春运
·青海省加强安全管理 保障道路春运高效有序
·全国交通系统:打造一个“平安春运”
·2013春运26日开始 铁路客运量预计2.2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