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深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年内将有实质性进展。市人大代表、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昨天透露,今年各区县、各街道(乡镇)实现网格化体系全覆盖,“1060”服务项目将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并向农村延伸。
社会建设进入“80后”
宋贵伦说,今年本市将完成第三批600多个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试点,力争在年底前所有城市社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劳动保障、养老助残、生育服务、科普教育、文体活动等十大类六十个项目。
此外,今年本市还将建设2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使示范点数量增加到800个左右,覆盖超过1500个社区。有关部门将启动第三批用房规范化项目,力争到年底使全市城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全部达到350平方米。
按照计划,本市将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到今年年底,各区县、各街道(乡镇)实现网格化体系全覆盖。年内,全市还将建成400个智慧社区。对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推进进度,宋贵伦风趣地说:“经过5年的努力,北京的社会建设进入了‘80后’,全部达到8成以上。”
社工工资不再单独调整
去年,本市再一次对社工工资进行单独调整,社工平均工资上调800元。至此,社工工资已连续4年累计上调了2400元。宋贵伦说,本市社工工资水平已经达到了所在区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水平,今后不再单独调整。但本市已经制定政策,今后社工工资将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步同幅调整。
对部分代表反映的大学生社工流失问题,宋贵伦表示,大学生社工流动很正常,目前流动率在预计范围之内。他说,大学生社工流动率高主要出现在前几年,工资待遇较低、职业认同感差是重要原因。他表示,本市社工人员学历、素质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今后不再集中大规模招聘大学生社工,社工招聘将进入常态化。
协管员将统归街道管理
宋贵伦告诉记者,本市今年将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将此前各职能部门聘任、管理的各类协管人员统归街道管理。目前,本市西城区已经实施了相关改革,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的人员考核任免将由街道统一管理调配。
本市交通、城管、劳动保障、计生等多个部门都向街道层级派驻了协管员。但协管员隶属于各个部门,缺乏统一协调,街道办根本调不动,无法形成合力。
“有的忙得四脚朝天,有的闲得没事儿干。”宋贵伦说,街道今后将统一调配协管员,以最优的人员配备完成职能部门分配的各项任务,既不能推诿,又有利于管理。
对此前有媒体报道的本市将快速推进业委会组建工作,宋贵伦表示这种说法是对政策的误读。“业委会是业主自治组织,业主要求成立的,政府将提供帮助,但不会越俎代庖。”他表示,业委会应服从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居委会的领导,但“两委”应依法各司其职,维护业主和居民的权益,不能相互替代。
记者 王东亮
·青海省海西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亮点纷呈
·青海省长骆惠宁:创新社会管理重抓四项工作
·丁薛祥:检察机关要积极应对社会管理改革
·网格化是实践群众路线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载体
·拉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福建三明司法建议“把脉支招”社会管理
·福建三明司法建议“把脉支招”社会管理
·在“三改一化”进程中加强党的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贵阳着力构建法治主导型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