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214户“全家福”里都有他 新疆边防派出所民警吾斯曼江印象记

2013-01-24 10:08: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离冰山尖尖最近的星是福星,和咱老百姓心贴得最紧的人是民警。”这是在帕米尔高原上流传的一句新谚语,称赞的是新疆喀什公安边防支队科克牙尔边防派出所维吾尔族民警吾斯曼江的爱民事。他与辖区内的百姓不沾亲不带故,然而,科克牙尔乡214户老百姓的“全家福”照片中都有他。

科克牙尔乡,位于新疆喀什通往中巴唯一陆路通道红其拉甫口岸的咽喉要道上,距离塔什库尔干县城35公里,平均海拔3930米,全乡常住人口214户、861人,由柯尔克孜、塔吉克和汉族三个民族组成。2005年,年轻的吾斯曼江来到科克牙尔边防派出所任责任区警官。为拉近和村民的感情,吾斯曼江从村干部、治安联防队员家庭入手,走家串户打招呼、拉家常,并坚持用柯尔克孜语与村民交流。

走进柯尔克孜族老人阿依力其家,屋内最显眼的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彩色全家福照片,这是他们家唯一的一张照片。照片上,阿依力其和老伴满脸皱纹,笑得很安详,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满足地依偎着老人,在他们后面站着身着警服的吾斯曼江。而吾斯曼江并不是阿依力其的儿子。

2006年2月,阿依力其唯一的儿子不幸病故,儿媳离家出走,给他和老伴留下两个不到5岁的孙子,老人于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时,吾斯曼江来了。他对两位老人说:“我会照顾你们一辈子的,你们就把我当成儿子吧!”他隔三岔五到老人家坐坐,陪老人说说话;每周为老人家挑三次水,捎上些砖茶、食盐、蜡烛等生活必需品;每月定期给老人家送去面粉、清油,为老人理发、刮胡子。渐渐地,阿依力其觉得日子有了盼头,也真把吾斯曼江当成了儿子。2009年的建军节,76岁高龄的阿依力其顶着炎炎烈日,骑着毛驴走了30多公里山路,带着亲手做的“坎特拉曼”(柯尔克孜族最好的食物)和两大瓶酸奶,专程赶到派出所为吾斯曼江庆祝节日。

然而,就在吾斯曼江倾注满腔热血为群众排忧解难之时,一个不幸的灾难正悄悄地降临到这个热心警官的家庭。2006年4月,吾斯曼江年仅21岁的弟弟吐尔洪江查出患肠癌晚期。弟弟入院后,虽然靠药物勉强维持住生命,但癌细胞还是在慢慢地扩散着。“弟弟的时日不多了,想见你一面,赶紧回来吧!”接到父亲的电话后,吾斯曼江恨不得马上飞到弟弟的身边。“出事啦!村里出大事啦!”正当吾斯曼江准备回家的时候,牧民肯加汗急匆匆地拦住了他。原来,牧民买买提在放牧途中不慎坠河溺水身亡。买买提的妻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3个女儿均未成年,他家还是吾斯曼江的帮扶对子。

是该先满足弟弟的心愿?还是先帮助买买提家料理丧事?成了摆在吾斯曼江面前的一个两难的选择。他思量再三,考虑到弟弟还有家人照顾,便强忍着悲痛直奔买买提家。三天后,吾斯曼江把买买提的丧事料理完毕,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第15个催促电话。“走了,你弟弟已经走了……”电话那头,父亲哽咽了。吾斯曼江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脑海里一片空白,任凭断线般的泪珠夺眶而出……

在吾斯曼江的办公桌抽屉里有厚厚的一沓电费缴费单。这是从2006年起,吾斯曼江主动承担的全村20多户困难家庭的电费缴费单。科克牙尔乡电管站电工艾力比亚提算了算这笔账,他说,吾斯曼江每年要掏出近3000元工资为贫困户缴纳电费。担任警务区民警6年多来,吾斯曼江先后与9名孤寡老人、13名困难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每年拿出6000多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几年来,吾斯曼江同辖区群众生活在一起,几乎成了一家人,在科克牙尔乡214户村民家中,都有一张与吾斯曼江合照的全家福,大家还特意把照片放大并做成镜框,作为珍藏品,挂在家中的显眼处。村民们说,吾斯曼江就是他们的“库瓦提木”(柯尔克孜语“儿子”的意思)。

 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张新鹏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