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安徽等不来。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法治安徽建设深入推进,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公平正义更加彰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巩固。”22日上午,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安徽省省长李斌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已完成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并回顾了既往五年的砥砺奋进,勾画出下个五年工作的宏伟蓝图,努力打造依法行政、和谐稳定、求真务实的安徽形象。
法治安徽
努力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依法行政是政府部门不失职、不越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权限。报告指出,安徽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立法工作,努力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年来,安徽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44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33件。从报告亮出的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坚定步伐。
“报告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位,把依法行政紧放其后,还提出了要加快建设法治安徽,足见政府的重视和决心。”吴瑞卿代表表示,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的出台,让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在法律与制度的约束下环环相扣,推进各部门自觉文明执法、人性执法和阳光执法。
平安安徽
推进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促和谐
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小单元格,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
2012年7月以来,安徽省在黄山、蚌埠、芜湖、六安四市推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通过撤销街道办,让区直接管理和服务社区,以健全完善减少管理层级、缩短服务半径、增强服务密度、拓展服务内容为改革方向的新社区服务新体系,实现社区的扁平化、网格化管理和居民自治体系新格局,增强服务群众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来自宿州的朱守坤代表告诉记者,安徽省北方人口比较多,改革起来有一定难度。宿州市虽然不是试点市,但也投入到社区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中,尝试提升社区队伍的战斗力和窗口的服务水平。
今后五年是建设美好安徽、深化平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上还要再添把火,再加把力。报告指出进一步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的同时,还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数字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务实安徽
真抓实干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年来,安徽省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安徽省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74个县(市、区)、148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初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确保可持续的管理体制、运行和补偿机制,并深入芜湖、马鞍山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努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成效,实打实地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报告提出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着实振奋人心。”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的李梅代表激动地说,她正是带着关于医疗卫生的建议而来,满心期待。
今年,安徽省仍将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子女升学考试等工作。
“要做到知实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打攻坚战,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正如报告中所说,这里的“实”体现在要为人民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记者 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