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舌尖上的浪费”成为媒体讨论最多的话题。根据央视的报道,中国餐饮业每年要倒掉约两亿人一年口粮。另有报道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养活约3.5亿人。
针对“舌尖上的浪费”严重现象,有媒体直言要先拿公权力开刀。的确,当前公款吃喝、公款招待的浪费是最严重的浪费,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奢靡之风从官场蔓延到商场,从商场蔓延至整个社会,以至有人以为不浪费点就不足以显示身份。所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拿公权力开刀的思路肯定没有错,但关键是如何开刀。显然,压缩公务开支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老生常谈,年年喊年年解决不了。从公车改革举步维艰,到年底突击花钱常态化;从牺牲在酒桌上的“烈士”,到泡澡泡得虚脱的官员,有人说公款浪费是官场积弊想解决难于上青天。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未必。
不久前,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这“八项规定”如同一股清风荡涤着中国官场的暮气。可以说,从来没有哪项制度如“八项规定”这样起到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各地的大饭店马上就遭遇到了年底政府机关“退订”的寒冬,一些地方政府也闻风而动层层压缩会期、层层压缩报道时间。那么,“八项规定”的神奇之处在哪里?何以能在短时间就让中国积重难返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振呢?
这里的秘诀主要有两点:第一,正人先正己。中国的官场例来都是“上有所行下有所效”。我们看到“八项规定”并不是针对所有官员的,而是针对政治局的,但是如果政治局的领导同志都做到了简化接待、减少陪同,做到了出行考察不封路、不闭馆,做到了开实会、开短会,那么下面的领导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中国的官场有疾,疾不在下而在上。如果问题出在基层的话,那么根子其实是在上面,上面铺张浪费,下面必会大操大办;上面厉行节约,下面也会廉风劲吹。
第二,实打实,不玩概念。中国官场的特点是什么事都有变通的余地,只要不是点名道姓严令不许办的事,都可以变宜行事,在千变万化的官场潜规则和显规则中,再严厉的规定很快也就会化为无形。而“八项规定”针对这个问题,把内容搞得实实在在、详详细细,没有任何模糊的概念,规定看似繁琐,实际上是堵住了任何变通的可能性。这种实打实、硬碰硬的规定想不落实都难。
总结“八项规定”的成功秘诀,我们看到,中国官场固然是问题很多,解决起来无论是出于惯性思维,还是利益牵绊都会遇到重重阻碍,但是只要坚持做到以上两点,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公款吃喝之风由来已久,而且已经成为习惯,长期以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下发过无数的文件,出台过无数的规定,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结合中央的“八项规定”,解决这个问题也要先做顶层设计,只要真正做到了自上而下,从各级领导做起,只要真正做到了制度规定不留余地、实实在在,管住公款吃喝其实也很容易。(烨泉)
·八项规定抓作风 民众期待落实到
·法制日报:八项规定好经要念好
·学习八项规定 转变工作作风
·“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
·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指南针
·光明日报:贯彻“八项规定”的突破口和试金石
·光明日报:贯彻“八项规定”的突破口和试金石
·湖南邵阳劳教系统:落实八项规定我们在行动
·光明日报评论员:贯彻“八项规定”的突破口和试金石
·河南落实八项规定 省领导下基层不准警车开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出台一月综述
·西藏掀起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和“约法十章”精神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