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护路护线

寒夜里的城铁线路工:旅客的舒适与安全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2013-01-23 08:20: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22日凌晨1点,刚刚完成轨道检测工作的刘志伟,借助头灯上羸弱的光亮环顾远方:一条即将动工的铁路干线上布满了人群与机械,马达轰鸣声此起彼伏,震荡夜空。

    这是一条连接长春、吉林两市的铁路干线,四周远离人烟。子夜时分,当大部分市民正在酣眠时,长吉城际铁路百余名线路工人已在各个作业点集结。此时已进入没有列车运行的“天窗时间”,工人们在零下20余摄氏度低温的条件下开始每天4小时的轨道检查、钢轨病害修理、补充道床石砟等工作。

    “春运马上就到了,为保证运输安全,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近期检测的数据,对轨道进行精确的调整,使设备始终处于一个最好的状态。”今年31岁的刘志伟是该路段上的线路工人,平日里主要负责轨道勘测工作,他告诉记者,这是一项一年365天从未间断的工作,而最难熬的时候便是在冬季,工友们无论穿多少衣服,都会被严寒击破。

    “耳朵、手冻得起泡是常有的事,但是天再冷也得趴在钢轨上,跟钢轨近距离接触才能做到精确。”刘志伟说。

    夜间气温已低至零下26摄氏度,尽管记者在出发前做了充足的采访准备,但到达现场后仍旧难抵如针刺般的寒气,采访中携带的拍摄装备不时发出电源警报。

    今年39岁的工人刘志坚说,寒冷对于这支队伍并不是什么问题,由于时差颠倒,大多数工人需在夜间长时间工作,昼伏夜出对他们的体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我们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尽管很累,但是大伙都必须把好铁路安全这一关,现在火车提速了,不能让老百姓担心乘车的安全。”刘志坚说。

    全长112.5公里、往返于长春与吉林两市的长吉城际铁路是我国高寒地区开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长春工务段长吉线路车间主任茹世波介绍,冬季里受低温冻害影响,轨道线路容易产生变化,如果不及时处理则有可能酿成事故,线路工们每晚的工作就是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

    “今年赶上37年来最冷的冬天,条件是艰苦了点,但是值得。”帽子上已布满冰霜的工人王巍告诉记者,“现在火车提速了,安全最重要,我们少数人的付出,能让大多数人坐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的车,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记者周万鹏、王昊飞)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