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播报

十八大报告彰显法治精神

2013-01-22 15:12: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福建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其中,法治精神体现于十八大报告的方方面面,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思想中的以人为本。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表明我们党又一次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在笔者看来,这一历史性贡献,不仅仅在于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本身,而更在于科学发展观所体现出的法治内涵。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可以说是法治的本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另一种表达。因此,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中的法治内涵。

“基本要求”中的公平正义。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其中第四点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并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正是法治的内在要求。因此,十八大报告把“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列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法治的内在统一。

小康社会中的法治蓝图。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十年后小康社会的新愿景,其中“法治”是重要蓝图之一。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了描绘,其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新要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部署。十八大报告第五部分设专节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具体部署。一是说明了法治的地位,即“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二是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即“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四是强调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即“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五是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十八大报告第五部分设专节说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约束公权、保障私权”始终是法治的精髓。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这一命题作了进一步发展,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制度设计。其基本原则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其总体构想是“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其重点内容是: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内容。十八大报告的重要亮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清晰表述。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句话从三个层面(共同理想、制度价值、社会公德)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制度的价值沉淀。它集中体现了法治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共同价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原则和法治目标在价值观上的反映。

社会建设中的法治保障和依法自治。加强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始终关注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容之一,反映了党关心民生、改善民生的宗旨。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社会建设”一章中,增加了社会体制改革的内容,明确了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在这里,法治保障是要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自治是要形成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都彰显了法治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黄晓辉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十八大报告中的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辩文化是培育法治精神的养分
·海南:弘扬法治精神 推动绿色崛起
·全国法制宣传日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浙江”
·将法治精神贯彻到每个角落

·将法治精神贯彻到每个角落
·网络社会,法治精神输给仇官心态
·十八大报告中的法治精神
·十八大报告中的法治精神有哪些
·解读十八大报告的法治精神
·倡举法治精神 助推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新节点——著名法学家谈十八大”座谈会发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