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不均造成务工人员买票难
在务工人员买票难的背后,是网络资源分布不均。在窗口买票排队讲究先来后到,而在网上排队则讲究谁的网速更快、电脑更好、插件更强。在这些方面,务工人员无疑是处于弱势地位的。
多数务工人员都来自农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互联网普及率为59.1%,乡村居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3.7%。即使进入城市后接触了网络,但是与学生、白领等人群相比,很多务工人员尤其是年纪较长的对于网络还是比较陌生。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返乡务工人员的月收入在两三千元左右,如果他们想过年攒点钱带回家,动辄几千元的电脑和每月近百元的宽带无疑是奢侈的选择。一些年纪较大的务工人员更是几乎不上网,年轻一点的一般都选择去网吧。而且,他们上网也多是以消遣娱乐为主,很少务工人员会有网上银行,对于买票、使用插件等更是不太了解。
政策支持加公益帮助 或缓解决务工人员买票难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春运期间客流量太大,有限的火车票自然格外稀缺。公众之所以格外关注务工人员买票问题,并不是刻意倾斜,而是为尽量保证人人都有均等买票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帮助务工人员购票,北京、上海铁路局试点将团体票门槛减低到6人,可以随意“组团”,只有组团超过20人时才需出示企业营业执照。除此之外,多地还加开票价便宜的“绿皮车”,方便务工人员返乡,贴心的惠民措施受到了务工人员的欢迎。
但是记者采访发现,“6人即可组团”的政策在被不少非务工人员使用,也有务工人员在抱怨找不到人组团。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要真正帮助务工人员买票,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到实处。
除了政策的支持之外,公益活动也不失为可行的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呼吁,“帮农民工兄弟订张火车票吧!”在天津,有100多名年轻人发起“春运志愿者”活动,利用学习、工作之余帮助务工人员订票。在温州,“@温州高校”微博发起的“春运志愿者行动”,网友每天帮助务工人员订到几百张火车票。
专家认为,在一些务工人员较多的城市,此类志愿活动应当被支持,以弥补政策实施时的不足。(陆文军 叶健)
·[视频]直击春运购票:铁路春运进入购票高峰
·[视频]直击春运购票:“站票是否该半价”折射买票难
·[视频]直击春运购票 防钓鱼网站
·[视频]直击春运购票 记者体验三种购票方式
·[视频]直击春运购票 铁路春运迎来购票高峰
·春运购票小窍门
·春运购票小窍门
·春运购票有诀窍
·春运《购票攻略》:算好时间 整点上网抢票
·春运购买火车票必读 春运购票攻略
·春运购票首日:网络、电话订票秩序良好 浙江省铁警将全力保障春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