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北京

立信于法 取信于民 ——北京一中院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纪实

2013-01-18 09:26:4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将“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确立为不断扩大人民民主的重要任务,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新要求、新期盼。近年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将“审判之根”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坚持“以规范促公信、以公开促公信、以廉明促公信、以效能促公信、以民主促公信”,下大力气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目前,该院正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以司法公开为牵引,下大力创新司法公信机制,扎实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以良好的审判质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一个盛夏的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办公大楼里人来人往,有开庭的、有谈话的、有外出调查的……

    “吴老师,张某故意伤害案当事人送来3面锦旗。”一个声音打破了“平静”,寻声望去,北京一中院刑一庭书记员小袁抱着一摞锦旗急匆匆地赶往吴海地法官的办公室。这一摞锦旗是在吴海地审理的张某故意伤害案宣判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家属和被告人(被害人生前所在单位)分别送来的。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北京一中院秉承公信立院的传统,坚持“以规范促公信、以公开促公信、以廉明促公信、以效能促公信、以民主促公信”,下大力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成效明显。

    规范权力运行 以公正赢公信

    “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有多方面,就法院自身而言,只有以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为风向标,抓住执法办案第一要务,规范审判权运行,提升判决的精度和准度,确保裁判的公正性,才能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水平。”北京一中院院长王明达说。

    该院通过有计划、分步骤的探索,构筑了一系列规范审判权运行的具体举措,形成了“两规范一加强”体系,破解了一些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难题,逐步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

    在规范司法行为方面,该院从强化法官的证据裁判意识、强化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保障、严格规范法官的告知释明行为、强化法官的判后答疑义务、注重对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引导、加强对诉讼欺诈行为的风险防范管理多个方面入手,探索构筑了合法有序的行为规范体系,确保当事人的起诉能够得到“一窗式受理”,诉讼风险能被“一次性告知”,判后疑问能够得到“一次性解答”。

    在规范执法尺度方面,该院通过加强量刑规范化建设、建立典型案例指导制度、加强对司法行为执法监督三项举措,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严重影响司法公信的自由裁量权运用不规范、裁判尺度不统一的问题。

    加强审判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系统的审判管理体系一直是该院提升司法质效的重要抓手。该院形成了以加强审判管理组织建设为主体,质量评查、案件质量通报排名、案件质量定期讲评、差错案件分级质询四项制度相互衔接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审判管理体系。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你的起诉案由是对的,但材料还有所欠缺,暂时不能立案,我列一个清单,你按照上面的要求准备齐材料再来找我们,上面有我电话……”这是几天前,北京一中院法官袁伟正在耐心向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小吴讲解专利案件的立案要求。

    北京一中院是我国司法公开实践工作的先行者。早在1998年,该院就发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张旁听证。近年来,该院着力在公开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工夫。

    “如果你到北京一中院打官司,从立案到执行,你都能通过立案查询窗口知道案件的进展,我们在程序上是一条龙公开。”该院立案庭庭长李涛介绍说。

    在立案审查环节,通过强化释明答疑,提升立案的公开透明程度。立案后,以“12368”司法信息公益服务系统为公开平台,实现各类办案信息按照流程节点及时动态公开。在案件审理中,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新类型或具有规则解释与规范填补功能的案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就案件的法律适用和相应的裁判规则等问题进行会商论证,拓展审判思路、统一司法标准。案件生效后,通过互联网平台重点发布具有法律解释、规范填补、规则指引和公众较为关注案件的裁判文书。案件进入执行后,建立开放、透明的执行流程管理体系,实现对执行工作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在实体公开方面,主要是推行法官“心证”公开,全面落实证据全程公开制度,强化裁判文书的说理论证等举措,将法官审查判断运用证据、适用法律裁判的过程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

    此外,该院还通过深化法官执业背景信息公开、落实法院开放日制度等举措,在履行保密义务的前提下,探索推进实施审务公开。

    “一体两线”护公信

    北京一中院监察室副主任郑伟华告诉笔者:“司法作风建设是‘形象工程’,直接关乎百姓对法院工作的评价,但更是民心工程、良心工程,是司法信仰得以形成、司法公信得以树立的前提。”

    该院通过构筑廉政风险防控网格,实现了廉政工作的全覆盖。该院抓住健全司法廉洁自律机制这一主体工程,通过严格落实廉政行为规范、深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拓宽外部监督渠道方式等举措,积极构建人民法院廉政风险预警处置机制,筑牢廉政防线。构筑加强司法形象监督管理和司法为民作风建设“两条主线”,通过落实改进司法作风的四项要求,强化审判作风监督管理;通过拓展法律援助平台、完善视频远程审理、加大巡回就审力度、探索建立全方位的司法为民新机制,有效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李忠勇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视频]北京一中院集中宣判6起驰名商标保护案
·北京一中院唱响《忠法廉歌》
·北京一中院 四措并举开展庭审评查
·北京一中院构建廉政防火墙“四步工作法”
·北京一中院人性化安排化解非亲少年犯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