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预防青少年犯罪

别让校车成“祸车”

2013-01-17 09:41: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踩刹车

    紧急叫停“黑校车”

    1月11日8时,湖南省郴州市交警在执法中发现一辆可疑校车,一见交警接近,窗帘立即拉上。警察强行拦截,随着一声急刹车,车子被迫停了下来。打开车门,警察倒吸一口凉气,在这辆载客核定人数19人的车上,居然装着57名学生和2名老师!

    正是这声急刹车,或许避免了一场可预见的灾祸。

    事实上,非法营运,已在中国校车史上留下一串带血的黑色记录: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校车事故,21人遇难,43人受伤;2011年12月12日,江苏徐州丰县校车事故,15名学生死亡,8人受伤;2012年12月24日,江西省贵溪市校车事故,造成11名学生死亡……

    2012年4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随后,教育部等20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制定实施办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全国已有1086个县区制定了校车服务方案,1219个县区建立了校车使用许可制度。《条例》实施以后有8.6万多辆校车获得使用许可,5万多名校车驾驶人获得驾驶资格。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各地普遍加大了对非法运营“黑校车”的打击力度,加大了对校车及其驾驶人员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据统计,全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已排查学生接送车辆24.6万辆,督促整改4.1万辆、清理不合格学生接送车辆近1.7万辆。

    日前召开的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透露,2012年,全国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较上年有大幅度下降。

    然而,治理校车问题绝非一脚“刹车”就可以奏效,“刹车”后的问题比“刹车”前一点也不少:“黑”校车取缔了,“黄”校车从何而来?“长鼻子”校车固然安全,购车款又从哪里出?教育、交通、财政……谁又应该为解决校车难担负主要责任?

    加油门

    校车驶上“快车道”

    1月11日下午,周五,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中心小学。

    “回家喽!”一辆装备精良的黄色“长鼻子”校车停在校门口,乍一看,似乎与四周的山乡野景有些“不搭”。“有了校车,我们再也不用走路回家啦!”家住弄底村弄中屯的六年级学生杨倩红高兴得眉飞色舞。

    一旁,老师一边清点人数,一边嘱咐孩子们注意安全。几分钟后,司机师傅轻踩油门,校车向着20多公里外的弄底村缓缓驶去。

    “以前,来上学要走近三个小时的山路,天晴还好,就怕下雨。”杨倩红告诉记者,“现在,有了校车,一个人一个座,还是海绵坐垫,舒舒服服半个多小时就到家了!”

    自从《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因地制宜,纷纷推出“校车工程”或“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办法,到目前,23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一批带有创新意义的“校车模式”闪亮登场:

    公共交通模式。以天津市为例,市公交公司与政府一起配置车辆,全市设置了10条“公交校线”,途经15所中学,每天早、晚接送学生,每周六日、节日和寒暑假停驶。10条校线票价均为1元。

    政府主管模式。在辽宁省本溪市,近年来全市投入资金近千万元,购置和租赁校车153辆,全部喷涂或粘贴统一标识,校车档案规范管理,学生全部免费乘车。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山东省龙口市政府出资购置了50辆美式校车,市财政定额补助,市公交负责运营,每日乘车的走读生每学期交费100元,每周乘车的住宿生每学期交费20元,低保家庭学生免交费用。

    公司管理模式。湖南省溆浦县组建一家农村客运公司,按照“自愿加入公司,产权权属不变,公司统一管理,车主自负盈亏”的方法,将达到营运条件的客车全部纳入农村客运公司管理,一同办理客运和校车营运手续。平时与其他客运班车排班营运,在学生上下学时,则作为校车专门接送低龄学生。

    多管齐下,各显其能,校车终于驶上了“快车道”。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青海:无校车标牌车辆坚决不能用
·[视频]山西 校车:让孩子的上学路不再遥远
·安徽省淮南市“黑校车”非法营运受罚
·大连:千辆校车进乡镇
·山东威海乳山50辆新校车正式投入运行
·甘肃基本完成校车安全工程

·甘肃基本完成校车安全工程
·甘肃:86个县全部开通校车线路
·江西鹰潭政府补贴民办幼儿园配校车
·要把校车安全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广东:校车已基本加装GPS
·福建省已完成2012年1238辆非专用校车更换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