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福建

福建泉州10项措施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2013-01-16 17:08: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建立警企联系点38个,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走访企事业单位近2500家次,制作发放警民联系卡1.5万余张,发送“平安短信”1000余条……去年以来,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从开展“提激情、凝警心、强素质、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入手,以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为重点,不断完善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提高服务企业的效率和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推出10项措施,高效服务企业发展

    为贯彻泉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林锐“全力服务保障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指示,开发区分局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入手,不断扩大为企业员工服务项目,出台了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10项措施。针对辖区企业多、外来人口多的实际,开发区分局购置流动警务车,深入车间、厂区,现场为企业开展服务。去年以来,开发区分局为113家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及企业员工解决实际困难28件。“有了流动警务车,我们为企业服务更及时、更高效了!”开发区分局局长黄文通说。

    同时,开发区分局广泛开展 “进百企、入千户、访万民”活动,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效能。民警通过现场走访、警务QQ平台、官方微博、警民联系卡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以 “送法律、送温暖、送服务,进企业、进工地、进商铺、进学校”为主要内容的“三送四进”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机关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针对一些企业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实际,开发区分局主动邀请金融专家、律师,定期为企业开设“企业法律讲堂”。同时,开发区分局建立警企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通报警情动态和防范要点,积极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及时完善落实整改措施。

    整合警务资源,营造良好治安环境为进一步缓解警力不足带来的压力,开发区分局坚持 “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把有限的警力以最合理的比例投放到案件高发时段和高发地段,真正实现了警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开发区分局建立警情搜集组织体系,以日常性巡逻设卡为基础,广泛搜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预警性信息,为打击破案提供强大的支撑。

    去年以来,开发区分局更加关注涉及民营企业的经济犯罪案件,重点打击非法集资、合同诈骗、商业贿赂、贷款担保等涉众性犯罪和网络经济犯罪,不断强化打击力度。警力没有大幅度增加,工作却做得更扎实了。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开发区分局政委庄飞鹏说:“关键在于严格落实‘警力跟着警情走’,有效破解了警务资源有限与服务企业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

    开发区分局打破警种界限,整合交巡警、治安等警种警力,充实和做大治安大队,实行网格布警、综合用警的勤务模式,实现一警多用,治安、交通勤务一体化。同时,分局划分若干个巡区,每个巡区布置3至4名警力,把巡逻的重点放在外来人口聚居地、建筑工地、新建小区等区域,坚持汽车、摩托车、步行相结合的巡逻方式,通过各种巡逻方式的优势互补,形成多层次的网格化巡逻体系。去年以来,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3.15%,其中抢夺警情同比下降53%、盗窃摩托车警情同比下降14.7%、入室盗窃警情同比下降26.7%、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1%。

    狠抓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赢满意

    开发区分局狠抓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警令畅通、执行有力、能征善战的公安队伍。

    通过开展“提激情、凝警心、强素质、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开发区分局从“开发区转型升级、扩区发展,公安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入手,采取主题宣讲、教育培训、入企宣教、金点子征集、联谊活动、优化措施、绩效考评等形式,切实转变民警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理念、增强工作主动性,自觉将公安工作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工作,在保障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良性发展中找准新定位、追求新作为。

    通过开展“全警公关树形象、提升服务创满意”竞赛活动,开发区分局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窗口单位安装服务评价器,接受群众的监督;开展警情和案件回访,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改善工作方式;通过召开勤政廉政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外来人口代表座谈会,通报有关工作情况,广泛征求各界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为了使企业留得住外来员工,开发区分局以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为契机,积极推行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借助流动人口管理系统,辅以企业招工网络系统,广泛采集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并利用“警务通”对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保持信息及时、准确、鲜活。前不久,分局举行流动人口居住证首发仪式,取得居住证的外来员工享受24项同城化市民待遇,让流动人口感受到开发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通讯员 王友达 陈庆龙)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