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间楼社区“平安议事会”
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南浔,与省会城市杭州仅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与江苏省苏州市毗邻。南浔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南浔区是“中国木地板之都”、“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曾获“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潜力奖”。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融合传统与现代气息,焕发出特有的生机。
“南浔要建成长三角都市圈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自然离不开社会管理创新。”南浔区委书记、区委建设“平安南浔”领导小组组长叶理中说,这几年来,南浔人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归纳起来为四条基本经验:从源头激发活力;在基层铸就平安;同协作体现关爱;为发展提供保障。
消防队对景点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
从源头激发“平安细胞”活力
“基层充满活力,才是真正的活力。”南浔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凤江熟知这个道理。他说,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中,南浔把平安创建工作分成18个平安细胞:平安企业、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景区……从每个细胞特质出发,力求从源头上激发它的活力。
一条条石板巷曲径通幽,一个个临街馆驿曲悦茶暖,冬日的南浔古镇韵味十足。“这里太漂亮了,古风淳朴。”在南浔古镇景区的石板路上,一名上海游客兴奋地对记者说。
在建设魅力水乡之城的背景下,文化古镇已经成了南浔的一张金名片,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但同时,景区也存在老房子多、老年人多的问题。如何管理景区成为南浔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大课题。2011年3月,南浔在原有基础上,整合公安、旅游部门资源,正式成立古镇管理委员会,探索古镇管理办法,激发内部活力,做好18个平安细胞之一“平安景区”的建设。
湖州南浔古镇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沈国荣的案头,一直放着景区房产现状图。他表示,整个景区内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建筑108处,老宅子2439户,这些建筑大都是明末清初木头结构,而且巷子深、道口窄,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救援车无法靠近,文物保护压力不小。
见微知著,未雨绸缪。2007年,南浔古镇建立了专职消防队,有了自己的救援力量。目前队里共有10名专职消防队员,5人一班,24小时备勤,负责救火和消防管理教育。
姚国华是一名退伍消防兵,现在是专职消防队的班长,他说:“专职消防队人数虽少但灵活机动。陆路不通我们可以走水路,古镇内一旦有地方发生火灾,10分钟内我们就能赶到并开展救援。”从2007年到2012年,专职消防队共扑灭29场火灾,守卫了古镇的一方平安。
“古镇虽老,只要创新思路,也可以有生机有活力。”湖州市公安局南浔分局景区派出所所长朱建庄告诉记者,“比如百间楼社区70%以上的居民是老人,但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很高。社区里有97位平安议事员,日常义务巡逻、收集信息、宣传法制、看护邻里家门……他们的劳动使我们多了许多耳朵,多了许多眼睛,少了许多案件。”
志愿者结对留守儿童
铸就基层治安防范大网
李云飞的摩托车失而复得了,看到爱车完好无损,他好不高兴。
李云飞是善琏镇含山机械厂工人,去年12月下旬的一天,他夜班下班,发现自己的摩托车没了踪影,立即报案。
案子很快破了。湖州市公安局南浔区分局善琏派出所所长陆新明告诉记者:“我们破案的关键是嫌疑人羽绒衣上小小的一个洞。”原来,在善琏镇实施社会化视频监控工程后,含山机械厂视频监控接入了派出所的视频监控系统中,派出所可以直接调用厂内视频录象进行取证调查。
监控画面中嫌疑人只出现了一个背影。分析视频监控画面的民警发现了一个线索:嫌疑人穿的羽绒衣上有一个烫焦的洞。根据这个细节,民警进行了排摸,将目标锁定为惯偷阿亮。他很快就交代了犯罪事实。
含山机械厂厂长说:“视频监控接入派出所系统,厂里多了一双‘火眼金睛’。厂区更加安全,周边治安也变好了。”
在派出所的监控中心控制室,记者看到,值班民警可对全镇企业、营业场所、危化品仓库、学校、主要出入路口实行远程监控,密切关注现场治安、交通、突发状况、可疑人员等等,并可对犯罪活动及时取证。“目前善琏镇共有社会化视频监控128个。把社会化监控吸收到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中来,整合了社会资源,投入少、效果好。”陆新明说,“企事业单位多了‘看门人’,我们的治安防范触角也伸到了‘神经末梢’,可谓一举两得。”
南浔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凤江告诉记者,善琏镇的社会化视频建设只是南浔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南浔区已建成高清、标清卡口25个,“电子围栏”12个,“电子警察”15个,“全球眼”监控415个,治安模拟监控37个,社会化视频监控1773个(其中纳入互联网管理842个)。治安复杂区域、重点单位场所、交通要道视频监控覆盖率达80%以上。
“这些监控探头在基层铸就了一张治安防范大网,有效推进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陆凤江说。
法官进企业发放诉讼维权指南
多方协作为特殊人群送温情
虽然爸妈不在身边,但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留守儿童小岩还是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元旦。小岩家在南浔菱湖镇六堡里村,元旦之前,她买了两张贺卡,一张寄给了远在广东的爸爸妈妈,另一张送给一直照顾她的爱心妈妈沈亚英。
南浔区菱湖镇家家户户都以养鱼为生。菱湖镇党委副书记顾凤根说,菱湖人的养鱼业越做越大,这几年开始往外跑,到全国各地承包鱼塘。像小岩这样的留守儿童,整个菱湖镇有270多名。
“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不利影响。”顾凤根说,“2007年开始,我们联合团委、司法、关工委、妇联四个部门,共同协作,实行关爱留守儿童1+4模式,即老党员、志愿者教师、爱心妈妈、团员骨干与留守儿童结对,确保每名儿童至少有一名对接对象,做到对每位留守儿童关爱无遗漏。”
小岩和爱心妈妈沈亚英的相识要从3年前说起。小岩的父母在外地养鱼,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小岩刚上小学,不会做功课,急得在家哇哇哭。沈亚英是“菱之花”关爱留守小分队一名志愿者,得知小岩的情况后,她把小岩带回自己家和女儿一起做功课。空闲时候,她就教两个孩子做手工、家务。小岩对她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做了3年志愿者,沈亚英共与7个孩子结上了对,年纪最小的正在上小学二年级,最大的已经是高中生了。她说:“我多付出一分,就能多给孩子一些温情。”
今年15岁的石柳,格外珍惜重新回到学校的机会。老家远在贵州的她,很小就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南浔。2011年4月,因为家里承担不起学费,她辍学了。在南浔团区委帮助下,石柳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捐助,近日终于回到了课堂。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贫困学子、新南浔青少年,南浔团区委实行了分类引导青年,“四联”工作网络模式,每个行政村配备2到3名团员,畅通信息渠道,关注青少年成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据介绍,这几年,围绕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关怀帮扶,南浔区进一步健全部门相互协调、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目前已经形成集教育、帮扶、救助、矫正、就业、管控于一体的特殊人群综合服务管理机制。
坚实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借力点
南浔区委书记叶理中说,南浔区委区政府非常注重社会管理创新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做到用创新的社会管理办法,为“奋战五年、再造南浔”的总目标服务。
2012年12月中旬的一个上午,湖州市南浔区法院立案大厅内的电话响起。“本来我以为公司要官司缠身了,幸亏你们,才有机会免去这个麻烦。我明天一定会准时来诉前调解的。”这是一名当事人打来的感谢电话。
打官司时间成本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企业常常是“赢了官司输了生意”。为此,南浔区法院推行立案预登记制度,在处理重点企业(项目)为被告的案件时,在征得原告方的同意后,先行登记,暂缓立案,引导双方当事人进入更有利于纠纷解决的诉前调解程序。
能动司法,服务经济。2102年,湖州市南浔区检察院出台相关意见,帮助当地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2012年,南浔全区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75起,移送起诉162人,追回赃款赃物1700余万元,推进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20项,确保了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见习记者 郁燕莉)
·男人世界的女教头 记湖州市吴兴区消防大队大队长柳斐
·浙江湖州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湖州公安推进执法办案信息“深层次”公开
·湖州:民警帮脑瘤患者举办爱心婚礼
·浙江湖州培训600名村级消防安全员
·浙江湖州:三年后,八千“社工”服务社会
·浙江湖州:三年后,八千“社工”服务社会
·浙江湖州:让农民共享优质公共服务
·浙江湖州启动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集中攻坚行动
·浙江湖州街面警务站开启24小时“云警务”
·浙江省政府督查组到湖州检查食品安全大整治工作
·浙江湖州:街面警务站24小时守护周边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