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社会治安

浙江温州:“警灯工程”打造为民服务新亮点

2013-01-12 14:30: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哪里人多、哪里治安复杂、哪里容易发案,就在哪里设置执勤亭点,亮起醒目的警灯——2012年6月以来,浙江温州警方全面推行“警灯工程”,在全市城乡设置夜间执勤亭点435处、全天候治安联防岗亭1820个。“老远就能看到街上警灯闪烁,晚上下班回家感觉安全多了。”在超市工作的市民陈晨对警方的这一服务之举称赞不已。

  闪烁的警灯是百姓眼中安全、温暖的象征。在温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黄宝坤看来,打造“警灯工程”,不是简单地布设几个岗亭配置几名警力,而是以此为“支点”,撬动勤务机制改革,使“警灯工程”真正成为街面警务的落脚点、治安管控的切入点、打击犯罪的增长点和为民服务的新亮点。

  破解警力不足难题

  屯警街面、提高见警率无疑是震慑和遏制街面犯罪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扩大社会面的见警率与警力相对紧张却是一对现实存在的“矛盾体”。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黄宝坤认为,整合和打通社会面上的各种防控资源和有效力量是关键。为此,全市公安机关通过3个月的规划建设,在全市设置了435处夜间执勤亭点和1820个全天候治安联防岗亭,并与公安局指挥中心、专业巡控队伍、卡点等形成互为对接的联动堵防机制,通过网格化构成一呼百应的整合作战体系,实现了面上成网,人技互动,动静结合,快速反应。

  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分局局长王造向记者形象地描述,“警灯工程”犹如一张网,既串起了既有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力量,凸显整体作战优势,又建起了服务群众综合平台,彰显以民为本,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警灯工程”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以提高打防管控能力为目的的民生工程。对于“警灯工程”,温州市公安局提出了需要有效持久原则,提倡实事求是、提倡灵活机动,确保出勤、确保有效的“一原则、两提倡、两确保”的要求。

  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近日,记者到瓯公巡12号执勤亭点实地探访。据介绍,执勤亭点的帐篷、警灯和连体桌椅,易装易拆,统一配备。亭点一般由2至4名执勤人员值守。执勤人员按照实战要求,身着反光背心,统一装备对讲机、警务通、录音笔、伸缩性警棍、手铐等,负责执勤亭点周边的巡查,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

  正在执勤的女民警林瓯告诉记者,她在瓯海分局从事出入境管理工作,已经参加了23次“警灯工程”执勤了。“参加这样的执勤对于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很大的帮助,是不同于警校的另一个课堂。”

  据介绍,承担夜间亭点执勤的主要警力来自市局机关和所辖各县(市、区)局机关。自去年6月初,全市435处夜间执勤亭点设立以来,已有2600余名机关民警参加执勤。温州市公安局要求,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带头,所有机关警力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必须参加夜间亭点巡逻执勤。每人10天轮流一次,每次执勤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保障夜间执勤亭点运转常态化和可持续性。

  为调动执勤人员工作积极性,温州市公安局出台了“一案一奖、一人一奖”的激励制度。去年12月25日晚,黄宝坤冒雨来到瓯公巡022号岗亭,为连续抓获2名在逃人员的民警胡碧环送来三等功奖章和证书。黄宝坤说,屯警街面不摆花架子,要注重实效,机关民警沉到岗亭,更是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

  让百姓更有安全感

  如今,温州许多地方因地制宜,赋予“警灯工程”新的内容。公安机关不但在学校、医院、规模企业等单位以及住宅小区门口设立全天候治安联防岗亭,而且为每个岗亭配置地图、雨伞、打气筒、灭火器、急救箱、换胎工具、五金工具箱和手机充电器等便民设施,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岗在警灯亮,灯亮有人在。”温州市公安局苍南分局通过对辖区重点路面进行前期摸排,按照“建设一个、用好一个、防控一片”的原则,建立35个固定和流动治安联防岗亭。苍南分局还规定,全局205辆警车上路行驶时,必须全天候开启警灯,做到“启动即亮灯”。警车在开启警灯行驶期间,遇到警情或群众求助,车上警务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对各项警情予以先期处置,提高了警情处置的时效性。

  不少群众都说,治安联防岗亭的设立与民警彻夜的值守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如果有急事还能向岗亭执勤民警求助。看到夜里警灯长亮,心里就有安全感。

  记者采访了解到,温州市公安局推行“警灯工程”以来,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60余起、治安案件520余起,抓获各类在逃人员近100名,缴获管制刀具200把,追回被盗汽车8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220余辆,现场调解纠纷近4700起,受理群众求助近1.2万起。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评价说,温州市公安局推行的 “警灯工程”,覆盖面广,有实效,尤其是利用机关警力巡逻执勤,有效破解了警力不足、路面见警率低的难题。(记者 詹肖冰 谢佳)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浙江温州创新打造廉政风险预警管控系统
·温州仙岩悉心培植“绿”文化
·温州仙岩派出所悉心培植“绿”文化
·追记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陶蛟龙
·司法鉴定也可申请法律援助 温州司法局拓宽法援范围,明确援助细节
·检察建议专家成温州政法“标杆”

·检察建议专家成温州政法“标杆”
·温州民办教育蓬勃发展 继续努力探索改革
·民办教育改革:“温州版本”可资借鉴
·民办教育界汇聚一堂 分享温州试点创新智慧
·温州民办教育改革获教育部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