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广州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2013-01-11 15:04: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广州日报 

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广卫路自觉排队等公车的人。记者黄澄锋 摄(资料图片)

育才中学徐理珍老师在越秀区教育局举办的道德讲堂上追思讲述同事梁婉颖老师的事迹。

育才中学徐理珍老师在越秀区教育局举办的道德讲堂上追思讲述同事梁婉颖老师的事迹。记者 高鹤涛 摄

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广州好人”在中山纪念堂参加弘扬广东精神晚会。记者黄澄锋 摄

志愿者在地铁车厢里劝导乘客为有需要的人让座。

志愿者在地铁车厢里劝导乘客为有需要的人让座。记者莫伟浓 摄

    广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经验做法综述

    近两年来,广州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积极宣传实践新时期“广东精神”,扎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深化拓展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2年取得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省会、副省级城市第四、第七名的好成绩,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文/记者任朝亮 通讯员穗宣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常态化

    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作出系列重要安排,部署开展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定期召开市文明委全会、市创建联席会议、创建工作点评会等,强化公民道德建设的协同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将公民道德建设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把公民道德建设纳入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测评体系和评选表彰的管理办法,建立排名、点评、督办、问责“四位一体”测评机制,定期组织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以测促改、以评促建。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544个、文明村镇81个、文明社区287个,有力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

    开展公民道德主题教育

    广州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大力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一是持续开展“创文”主题月实践活动。按照“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的要求,围绕“诚信教育”、“道德宣传”、“文明出行”等主题,持续每月开展一次实践活动,每年参与市民达300万人次。二是持续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广州人”活动。积极引导市民践行新修订的“一约三则”(即“市民文明公约”、“职业道德守则”、“家庭美德守则”和“社会公德守则”),坚持开展“排队日”、“让座日”等活动。三次修订出版《广州市市民礼仪手册》,免费向市民发放近百万册。广泛开展“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大讨论”活动,举办社区、广场、网上论坛250多场次,收到各类建议3400多条,参与市民430多万人次。三是持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在未成年人中扎实开展 “童心向党”、童谣传唱、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等主题活动,“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活动人数超过40万,“广州市中小学生书信节”等10个案例荣获广东省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工作创新范例奖。四是持续开展“诚信广州”主题活动。对118个“诚信示范点”和9条“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组织复查督导,评选表彰70个“广州地区文明优质服务示范窗口”,确定越秀区农林下路等街区开展“学习双桂坊,诚信做食品”示范街区创建活动,深化党政机关“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三个一百”(“百家诚信单位”、“百名服务之星”和“百名公德之星”) 评选活动,构建厚德诚信的社会环境。

    组织群众参与道德实践

    广州把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大规模、常态化的公民道德实践强有力抓手,确定每年3月5日为广州志愿服务行动日,大力建设“志愿之城”。一是广泛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敬老、爱幼、助残、帮农民工等“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文化体育、网络文明传播等“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普及环保知识、保护山川河流、植树造林等“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去年超过450万人次参与“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二是着力抓好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成立广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组织发动各地各部门、文明单位成立4364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全市150个“志愿驿站”实现全天候开放,注册志愿者超过125万人,每周约有9万名志愿者到社区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方式。完善“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推动志愿工作规范化。举办了两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组织、发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622个志愿服务组织、1000个志愿服务项目参会,资助金额2195万元,在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出一条有效整合志愿服务资源的新路子。

    运用榜样力量推进道德

    广州大力选树百姓典型,用身边典型引人向善向好,以凡人善举引领道德风尚。一是广泛评选“身边好人”。坚持发掘、选树道德模范,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好人榜”评议推荐,截至2012年,广州有350多人荣获市级以上道德模范称号、11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在全省各市入选“中国好人榜”人数居首位。开展“广州好人·寻找最美乘客”活动,以“我写、我拍、我画”的形式挖掘、记录好人。二是广泛组织“身边好人”巡讲。举办270多场次“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开展网上系列访谈活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等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三是广泛宣传“身边好人”事迹。广州日报每天在重要版面开设《广州好人》专栏,至今已刊发175期,宣传246位“广州好人”。发挥报、网、视全媒体资源优势,大力宣传见义勇为的“托举哥”周冲等一批先进典型,2012年全市刊发道德建设主题的新闻稿件8300多条。

    建设公民道德教育阵地

    广州不断加强各类教育阵地的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发挥其在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建好 “道德讲堂”。 以“选树好人的载体、传播文明的阵地、市民修身的场所”为定位,以“统一标识、统一布置、统一流程”为基本要求,建成“道德讲堂”323所,样板点40个,举办“道德讲堂”活动1570场次,受教育市民达40万余人次。二是建好宣传舆论阵地。大力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制作刊播道德建设主题公益广告72万多幅(条)。精心办好文明网,“中国文明网广州站”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测评中,成绩名列首位。创办《广州文明导报》,每期发行50万份,至今已发行113期。三是建好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成35所“乡村少年宫”、56所中小学心理示范学校,家长学校在学校和社区实现全覆盖。全市有各类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站、室)2000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6家,国防教育基地14家,每年免费接待未成年人超过1000万人次。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安徽肥西县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
·2012年十大道德建设新闻
·以科学方法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
·吉林: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吉林日报:雷锋精神与道德建设

·吉林日报:雷锋精神与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社会文明之花竞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