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共青团工作遇到如何“团”聚青年人的新课题。接受习惯改变,青年流动性加大,创业就业诉求凸显……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如何及时回应青年诉求?共青团河南省委积极探索寻找走进青年内心最短的路径,在全国首创“驻外团工委”,创立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以创业带就业,以服务带团建,以实干强信仰,带领青年跟党走,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当前,河南团组织正在开展“与信仰对话——党的十八大精神面对面”活动,借助网上网下各种新形式,点燃年轻热情,汇聚火红青春,释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
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侯红说,与青年同行,与时代俱进,团组织才能凝聚青年,带领他们跟党走,成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小康建设的生力军。
寻找与年轻人的最短距离——建立“微循环”
面对网络新媒体化的青年一代,团组织传统的工作方法变得力不从心。相比异彩纷呈的网络世界,开会、集中学习等老套的方式越来越缺乏吸引力。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团委书记黄鑫说,现在的青年,不再像过去的“单位人”,即使他档案在这儿,人在这儿,他的关注,他的圈子已经撒在千里之外。如果放任,就造成流失;勉强拢在一块,又令他们反感。团的工作需要一次提升,以适应新的情况。
经过几年的探索,共青团河南省委提出: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以适合青年的方式,讲他们听得懂的话,做他们需要的事,散在各处的心,才能聚集起来。
10月26日,由河南青年制作参赛的“震撼心灵的瞬间”微视频,全面进入电影院线。这是共青团河南省委“信仰力量”大主题下的一个活动,让年轻人自发寻找上传最触动他们的瞬间,选出支持率最高的28段在每场影片前播放。在郑州市青少年宫的首映,只是在微博上发布了消息,就引来全省粉丝的响应。放映现场非常热闹,洛阳的刘杉杉早上5点就搭乘高铁赶过来,他说喜欢这样的活动,有参与感,认同感。
2011年3月,河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百名团干、百个基层团组织集中实名开微博。截至目前,河南各级团组织开通微博3.5万余个,覆盖青年220多万人。“微循环”使团组织一下子走近了青年。在这里,团组织开展“微访谈”,举办“博学会”,组织“微公益”;在这里,青年人了解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这里,青年人“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承接起光辉历程;在这里,团组织倾听青年人的心声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年轻人心中本来就有一团火——激活“神经末梢”
11月25日晚,河南省的两位青年十八大代表与在北京务工的青年围坐一起,交流起对十八大报告的感受。这样的交谈,双方都不陌生。今年中秋,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众多漂泊在外的豫籍务工青年,被河南驻外团组织邀请到一起,同吃家乡饭。在团团围坐的圆桌上,游子们找回了与家乡的血肉联系,更找到了让他们身心依靠的党团组织。
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在外出务工的2000多万人中,青年就有1700万。与此同时,乡镇机构改革,使基层团组织功能有所削弱。当打工者回流,家门口就业,他们的组织在哪里?这些问题不解决,团组织就免不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青年心里不是没有热情,而是需要引燃他们心里的那一团火。共青团河南省委驻深圳工委副书记李庆彬就是被乡情所感染,进而在党组织、团组织找到了力量,为务工青年维权解难,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编外团干”。
像李庆彬这样的基层“神经末梢”越来越多。目前河南专职和“编外团干”总数近3万人,很多当地的能人、带头人都被吸纳进来,外出务工或农村留守青年找到了组织。今年“七一”,71名南阳籍在郑州务工创业青年集体递交了入党申请。这些曾游移城乡、感叹“入党无门”的年轻人,在驻外团组织的帮助下,向入党跨出一大步。
信仰就是我们的日常表达——释放“正能量”
时下的河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踏实实地扑下身子,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改变着广袤田野,用创业带动着就业,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生活。王灵光便是其中之一。他生于1987年,目前还在河南农业大学读书,但他创办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流转管理着万亩粮田。他周围十余人的创业团队,80%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让他们最有成就感的,是用新技术、新品种、新的方式“种粮食”。他们最欣慰的,是借助团组织的帮助,用新的方式联合力量。
王灵光改变于2009年的一次团组织社会实践,那年他参加了赴鹤壁市的科技服务团,深深感受到了农业发展的震撼。同样的震撼,正在高校里继续发生着,传递着。在河南117所高校,正广泛开展的“与信仰对话”、“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会、大学生“科学发展新成就”报告会,吸引7万多名大学生参与。
学音乐出身的胡星,辞掉了工作,回乡种植大棚蔬菜,如今他带动周边三个行政村,2000余村民走上致富路。2011年8月27日,河南省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在郑州成立,这在全国属首创。胡星在座谈时感慨,信仰并不遥远,它就是我行动时的底气,它就是我们的日常表达——实干兴邦!
有信仰的人,不论在哪儿总会闪光。像王灵光、胡星这样的青年,用才智展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释放着无穷的“正能量”。(曲昌荣 王汉超)
·共青团张掖市委在帮扶村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
·新疆共青团冬日送温暖 情暖帮扶村
·共青团广泛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
·东莞:“莞香花”推动共青团“转型”
·广东东莞:青年社会组织推动共青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