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黄志丽:将爱心延伸到案件之外

2013-01-11 10:05: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光明日报 

  将爱心延伸到案件之外

  ——记“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黄志丽

  这两天见到黄志丽时,身边的人无一不说“又瘦了。”一问才知,刚遭遇车祸住院十多天的黄志丽不顾医生的劝阻,又急急忙忙地回到了工作岗位。

  黄志丽是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正因为她有一颗为百姓着想的心,十年来她平均年结案486件,这意味着她每天都要审结1件以上。她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福建省优秀女法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见不得百姓愁容的法官

  2008年春节前,黄志丽受理一起涉及某工地水电班组拖欠近百名农民工工资的案件。案情十分清楚,黄志丽本可以判完了事。可是看到那么多农民工情绪激动,她坐不住了,冒着大雨和寒风找到被告人。同时,她连续几天一到吃饭时间就跑到工地送餐。大年廿七,为了使拖欠的工资能在第一时间分发到每个农民工的手上,黄志丽一直从早上7点多忙到晚上11点多。当近百名农民工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时,有的感动得要下跪磕头,高兴得直呼:“终于拿到工资可以回家过年了!”

  兰阿婆走了,人们都说她是含笑而走的。就连兰阿婆自己都没想到与她非亲非故的黄志丽给了她3年幸福的晚年。兰阿婆总对村里人说,法官比自己的孩子还亲。5年前,兰阿婆因交通事故赔偿问题诉至法院而结识了黄志丽。黄志丽接手案件后,走访了解到老人守寡多年,唯一的儿子远在北京,身边无人照顾。她不仅掏钱为老人请保姆,结案后还经常去照顾阿婆,直到老人去世。

  十年来,黄志丽平均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总共走访了近万名当事人。

  用智慧唤起人们的良知

  十年来,黄志丽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185件,审结率达100%,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的达2916件,调撤率为91.54%。2006年以来,无一案件被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

  “每一个案件基本上都能折射出社会道德某一方面的缺失,法官本身还肩负着召唤社会道德回归的社会责任。许多时候,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这是黄志丽最常说的话。

  如何才能召唤社会道德回归,成了黄志丽关心的课题。她把每天晚上9点到12点定为读书时间,自学医学知识、会计知识,还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课程进修,考取婚姻分析师资格证书等。

  2011年的一天,黄志丽受理一起分家析产案件。被告庄氏系原告张某之母,已经91岁了。由于庄氏行动不便,黄志丽便来到老人家中,发现她虽然育有多个子女,但老人却独自居住,摔伤了也没有人照料。黄志丽马上对案件展开调解。案件调解结束的第二天,黄志丽要求庄氏子女在约定时间到老人家中领取法律文书。黄志丽当场对当事人讲明老人需要有人陪伴照料,并以亲身经历说服大家。最终当事人被感动了,同意到老人家中做饭洗涮陪护,还安排了“日程表”。

  为大家舍小家

  交谈中,黄志丽不时地咳嗽,咳得厉害时只好喷药缓解。咽炎多年难愈,黄志丽坦言这与工作有关,每年都会多次嘶哑到失声,严重时整夜难以入睡。

  黄志丽的母亲从8年前开始卧床不起,需要长期照顾,她却没请过一次公休,白天上班晚上陪护。十年如一日的高强度办案,使得她年纪轻轻就落下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但她仍然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做牵引。

  所有这些都没有让黄志丽停下脚步。去年6月,黄志丽在南坑街道办事处设立了“黄志丽法官工作室”,每周都专门抽出时间与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进社区、进农家,在老百姓的家门口接受咨询,调解案件。如今,这个工作室已经在周边小有名气。

  林伯兄弟俩原本感情很好,但是为了抢“地盘”,弟弟甚至将老宅中的通道堵上。林伯慕名到“黄志丽法官工作室”找黄志丽诉苦。黄志丽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后,耐心开导两位老人,并带他们到相关部门咨询办理各自的房屋产权证。当林伯兄弟俩和好如初,要把堵上的门打通时,举行了一个隆重仪式,邀请黄志丽参加,黄志丽欣然赴约。(通讯员 邹高辉 记者 马跃华)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视频]再现最美司机:沉着应对保乘客安全
·"最美矿工"何坚:平凡人生收获不平凡的幸福
·“最美”点亮中国
·最美警察评选感人故事广为传颂
·杭州西湖惜别3名“最美消防员”
·消防战线三位“最美浙江人”感动中国

·消防战线三位“最美浙江人”感动中国
·“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结果揭晓
·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宁夏日报:“最美”就在身边
·北京十大最美慈善义工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