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东胜区经济社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各种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各种利益的交织、复杂思想的碰撞,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给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东胜区通过“数字东胜”模式、社会治安监控全覆盖管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社区网格化数字化服务等,全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创新“数字东胜”管理模式
“数字东胜”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万米单元网格为单位,将城市划分为42个责任网格,并将城区内所有城市管理对象按7大类95小类105099件部件和6大类55小类事件录入城市管理系统,每个责任区域都有专门的监督员进行监督和巡查,把发现的城市管理类问题上报给监督评价中心。
“数字东胜”运行后,东胜街路上的每一个井盖、路灯、垃圾箱、建筑物等固定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乱搭乱建、垃圾渣土、绿地缺失、路面破损、施工扰民等人为情况,都有了自己的“数字身份证”和责任单位归属地。
通过“数字东胜”,东胜形成了一套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派遣问题、及时处置问题、常态考核评价的闭环式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掌握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总体情况,有效避免管理漏洞。据了解,“数字东胜”自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5万件,结案率达98%.
“数字东胜”在进行创新性改革中,不断加快信息化项目建设,通过网格化技术、数字化手段,实现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业务,为社会管理提供了便民软环境;统筹推进城市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在全区各社区、住宅小区、人员密集场所,共安装了20000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全天候监控网络基本覆盖整个东胜;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数字东胜”作用,东胜还不断普及“数字东胜”惠民便民项目的应用,营造社会管理创新氛围。目前集公共事业缴费、五保合一、小额电子钱包等功能于一体的鄂尔多斯市民卡已经完成制发卡30多万张。在公交刷卡方面,市民卡实行老年卡免费、学生卡三折、普通卡五折的惠民政策。如今,使用市民卡刷卡乘车的人数占总乘车人数的70%以上,随着市民卡的广泛应用,市民卡成为东胜社会管理创新的另一有效介质。
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近年来,区公安分局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创新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和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全力推进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构筑精细化天眼、布设立体化天网,形成了专群结合、动静结合、全方位、多此次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目前,东胜所有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都以完成技防实施建设,安装了2.7万个探头,所建设的区域联网报警系统实现了多级联网,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大技防格局”。
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系统的前端视频监控与公安全程视频全程联网,实现了公安远程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与红外防盗探测器连接,实现声光自动报警,这一连锁反应系统有力地预防、震慑了犯罪分子;治安管理系统的紧急报警按钮,通过连接匪警、火警、120急救系统和“警务区、网格化”公安巡逻防控体系,保证群众遇有警情、病情、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均可在第一时间按钮报警,保证巡逻民警在3分钟内到达报警现场,从而使群众享受到及时的救护保障。
针对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东胜通过全力构建“大流管”工程,全面服务外来人员。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流动人口的相关服务与市民“一卡通”绑定,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职业介绍等综合服务,并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库,进而实现对流动人口的一体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建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在参加工伤和基本医疗保险中,实现流动人口同城化待遇;在公共廉租住房建设期间,通过“公寓化”管理,让很多外来人员享受到了廉租房。
三、创新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
为妥善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东胜彻底转变以往调解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局面,建立了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方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在“大调解”工作机制的运行中,很多难解难办的矛盾纠纷都以和解的方式结束。
在“大调解”工作中,东胜将纪检、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信访等相关部门分散的调解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大调解工作机制要求坚持每周五召开维稳工作重大问题分析例会,区委、政府分管领导、两办督查室等部门参加例会,各单位对近一周内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情况进行说明,并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实现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从被动到主动的有力转变。
东胜还依托镇、街道综治中心,建立了大调解工作平台及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健全完善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网络。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企事业单位、区域性和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33个,有人民调解员2245人,实现了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东胜又建立了矛盾纠纷预防和排查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能在“大调解”机制的五级网络中得到解决,这不仅使群体越级上访批次和数量明显下降,而且群众表达诉求的方式也渐趋平和理性化。今年上半年,五级调处网络共排查各类社会矛盾纠纷507件,调解成功457件,调解成功率达90%;劝阻群体性事件7批357人次,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与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谐社区建设也摆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东胜各街道社区通过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服务,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全区以镇、街道为单位划分出15个一级网络,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出84个二级网络,再将小区、楼院、商圈划分成486个小网格。工作人员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入户采集居民信息,了解居民的生活需求,向居民宣传各种政策和各类知识,为居民提供服务。为了照顾到网格内的每一个居民,工作人员每天还会在社区网格QQ居民信息平台上和大家交流,并认真登记居民在信息平台上留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网格内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责”的责任捆绑管理模式,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党支部书记、民警、物业人员等网格七员和社区轮值服务队伍。共同开展组团式服务、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服务,有效提高了社区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
东胜还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积极创建“数字社区”。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人口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网格化数字社区管理系统、数字卫生系统、数字城管系统等三大系统开展各类服务。在人口数据库中,纳入了全区居民的人口信息,同时,按党员、低保、空巢、残疾等不同标准分类,实现居民分类服务信息化。目前,只要进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人口数据库中,就可以对需要了解的人员进行精确定位查询,达到“以人找房和以房找人”。人口数据库的建立,有效提高了社区服务效率和服务的针对性。
在数字卫生系统中,纳入居民健康档案数据,与北京301等知名医院互联,便可实现远程视频会诊,大大降低居民的就医成本。同时,各街道社区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社区网格QQ居民信息平台、“2212345”居民服务热线、“一键式”呼叫服务、社区网络服务、市民卡服务等方式,不断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加强“数字社区”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两房”建设实现新跨越
·鄂尔多斯东胜区:小小信息卡带动大服务
·鄂尔多斯社会管理:百姓“遮风挡雨”的暖色“屏障”
·鄂尔多斯:"三大"机制提升队伍破案攻坚能力
·鄂尔多斯社保服务标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鄂尔多斯东胜:主动接受人大监督
·鄂尔多斯东胜:主动接受人大监督
·鄂尔多斯交警“打、防、管”三字诀治理交通
·内蒙古鄂尔多斯:“小卡片”带来社会大平安
·鄂尔多斯市司法局落实“三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