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难素有“广州第一难”之称,尤其是下午4时之后。1月7日,记者再次切身感受了这个时段的打车难度。
下午4时许,黄埔大道西。由于交通拥堵,行车速度缓慢,视野中的出租车数量不少,但由于行驶速度过于缓慢,通过身边的出租车并不多,且几乎没有空车。但在30米范围内,却有约摸10个人都在路边等待出租车。好不容易发现一辆空车驶过来,记者使劲招手,司机也摆手拒绝,车上已经打出了“暂停服务”的牌,肯定又是一个急着交班的车。而新推出的不用交接班的橙色“高峰运力”出租车,虽然也能在路上见到,但数量明显偏少,且早已被幸运儿抢占。
等待约20分钟无果,记者只能坐公交车来到东风中路。这里的情况相对于黄埔大道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正骨医院附近,记者眼巴巴地看着至少10辆空载的士从身边驶过,好不容易有一辆靠边停下,五六个人蜂拥而上堵在车门。不料等乘客一下车,司机立即竖起“暂停服务”牌,然后声明,若有去白云区、三元里方向的可以搭个“便车”。几个守候的乘客顿时失望散开,司机一踩油门,又一辆空车加入了拥堵的车流中。
过了5时30分下班时间,广州交通迎来了最拥堵的一个小时。公交站、地铁口人流剧增,路边等待出租车的人却并没有显著增加。等待公交的王小姐对记者说,她一般都不会在晚高峰打车回家,尽管地铁和公交车十分拥挤,但还有挤上去的余地,而且公交车有专用道,还相对通畅。相比之下,打车简直一点希望都没有,她经常等待半小时以上也打不到车,上了车也不知道啥时能够到家,堵在路上看着计价器金额一块钱一块钱地往上跳,心都在嗓子眼上。“这个时候打车,还不如步行。”
出租车数量偏少;交通拥堵导致周转慢、使用效率低下;赶着交班造成空载——广州高峰期间打车难的三大原因,记者一次性都体会到了。直到7时30分左右,随着广州夜色加深,路面出租车运行才终于逐渐恢复了正常。
·北京打车难并非“死局”
·三亚:又到旅游旺季,又见“打车”难
·尹贵龙:破解“打车难”如何对症下药
·北京整治打车难黑车载客 严打拒载和多收费
·缓解打车难,政府应有为
·打车难成通病公共交通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