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广西

构筑广西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专访广西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徐洪兴

2013-01-09 16:31: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英姿飒爽的广西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现代化的消防铁军,时刻准备为群众排忧解难。平安广西网/广西法治日报记者莫云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是,消防资源的稀缺也正成为制约社会消防安全的最大困惑。为破解这一难题,广西早在2010年就提出打造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力图用3年的时间构筑起完善的城乡消防安全体系。

    现已过了2年时间,广西城乡消防安全体系建设情况如何?针对这一问题,广西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徐洪兴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今年以来,广西火灾形势如何?火灾有哪些特点?

    徐洪兴:截至2012年11月30日,全区共发生火灾1210起,死亡26人,受伤24人,直接财产损失4844.5万元。同比去年,火灾起数下降34.6%,亡人数下降39.5%,伤人数上升100%,直接财产损失下降21.9%,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火灾,全区火灾形势保持相对平稳。

    这些火灾,从起火原因来看,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居多,电气、生活用火不慎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总数51.2%和15.3%。如6月25日,贵港桂平市桂江东路尾一私人住宅因电气故障发生火灾,死亡3人,受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16.2万元。从火灾致死情况来看,“三合一”场所亡人比例较高。“三合一”场所是指人员住宿与生产、经营、仓储合建设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场所,火灾隐患较为严重,目前共造成13人死亡,占总数的50%。2012年4月24日,南宁市马山县乔利街珍旺商店发生火灾,导致3人死亡,过火面积约60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约80万元。从行业场所看,工业、商业及仓储场所火灾损失严重,共发生火灾187起,死亡9人,直接财产损失2213万元,占损失总数的45.7%。3月21日,南宁市虎邱城北钢材市场A15号仓库发生火灾,死亡3人,过火面积约800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452万元,起火原因为燃油助力车的蓄电池电源连接线故障导致火灾。

    记者:广西打造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实施2年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否得到了体现?

    徐洪兴:2010年,广西启动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各级政府以落实责任制为抓手,发挥主导作用推进消防各项工作,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两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广西消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17份指导性文件,全社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有法可依,区、市、县三级人民政府都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各级各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消防经费投入的力度更大,消防车辆装备建设步伐加快,政府专职消防队伍不断增多。全区108个街道、1126个乡镇消防网格化管理初显成效,促进了消防安全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但有的地方消防安全工作还落实不到位,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加以解决。

    记者:通过近年的消防安全专项行动,成效如何?

    徐洪兴:广西公安消防部队持续开展了“利剑行动”、“零点行动”、“统一清查”“平安消防”等系列专项活动,督促整改消除火灾隐患1200多万处和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1500多件,执法工作量整体上了台阶,确保了重大节日和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消防安全保卫取得全胜。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火灾同比前两年,起数、亡人数、伤人数和损失数分别下降36.6%、6.4%、9.5%和5.1%,实现了全区“不发生一起重特大火灾”、“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不发生连营火灾”和“不发生有影响的火灾”的三大防控目标。要巩固这些成果,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记者:由于房屋以木结构为主,少数民族村寨一直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难点。消防部队如何为他们竖起“防火墙”?

    徐洪兴:对村寨的防火改造,实现了新农村消防建设的新跨越。

    自治区人民政府连续5年将村寨防火改造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从2008年至今,累计投入10多亿元,对广西少数民族50户以上聚居村寨实施“水改、电改、灶改、寨改”的四改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这些聚居村寨的防火安全条件,实现了村村都有防火公约、消防器材室、消火栓、消防泵和义务消防队。防城港市全面实现了“一镇一车一专职队、一村一泵一志愿队”,百色市和河池市分别总结推广了农村“五个一”(在街道社区推广1个消防宣传室、1个消防长廊、1份防火公约、1块消防知识牌、1支义务消防队)综合建设管理和“六大员”(村民身兼人民调解员、治安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交通安全员、森林防消员、抢险救灾员)职责监管模式,柳州市融水、三江两县政府在全国首创成立了村寨防火工作管理局,拓展了消防安全管理新模式。

    记者:广西的消防法制建设如何为“防火墙”工程服务?

    徐洪兴:广西消防法制建设日新月异,推动了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自治区人大、政府颁布了《广西实施〈消防法〉办法》等3个法规规章和1个地方标准;公安消防机构建立健全了监督执法五项机制、六项流程,细化了30个执法岗位职责,落实了74项工作制度,印发了6类20卷365份法律文书填写范本;完善了消防产品委托检验、行业自律、联席会议等机制,开办了广西消防产业信息网,与中国科技大学、广西大学等建立科研平台,联合研发了4项新产品;投入3200多万元,区、市、县三级全部设置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建成7738平方米执法办案场所,配备了五大类213套5147件消防监督技术装备,全面达到“四区三室”和每两名监督员配备一套现场执法记录仪和移动执法终端的硬件建设标准;开发应用了消防安全数字化服务系统和社会公众服务平台,积极落实“扩权强县”措施,推出了“五项承诺”、“八个不准”,开展了“消防服务双争优”活动,出台了“六从四免”等便民利民措施,深受社会好评。

    记者: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是全社会抗御火灾整体的重要屏障。广西消防在这方面有哪些措施?

    徐洪兴:两年来,我们采取多举措推动各级各部门、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参与到消防宣传。一方面,我们推动各地利用公共区域建设消防实体宣传阵地,目前共建成包括14个消防主题公园(广场)、115条消防宣传街道(景区)、151个消防宣传社区(村寨)等280个消防宣传实体阵地。另一方面,会同教育、民政、文化、卫生、团区委等部门、单位,依托居委会、街道办、村委等基层政权组织,借助自然人文、少数民族、传统风俗、山区村寨、革命老区、沿海沿边地区等特点,把消防宣传阵地建设与民俗传统、地方特色有机结合,深入开展消防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五进”活动。全区先后部署开展了开展消防志愿者查改身边火灾隐患、消防安全“三提示”宣传教育、大学生志愿参与“清剿火患”百社区千街万村行动,组建红领巾消防宣传队、记者消防队、义工消防志愿者、村寨义务消防队、外国人志愿者消防队、剿火女卫队、客商消防志愿团、少数民族志愿消防队等宣传队伍深入学校、社区、农村、渔港、边贸区、旅游区等开展消防宣传培训演练,组织社会单位群众走进消防站,开展灭火、逃生自救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延伸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敢于担当,攻坚克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广西的消防事业办好,为建设美丽广西作出应有的贡献。

    (甘敏)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为建成小康社会筑牢消防安全屏障
·宁夏固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
·青海海西消防支队部署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工作
·广东部署开展“除火患、保平安”冬春消防安全专项行动
·元旦西藏开展“零点”行动 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平安护航”确保河南省假日消防安全

·“平安护航”确保河南省假日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责无旁贷 ——比如县夏曲镇公安派出所开展辖区消防安全工作侧记
·李金柱就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强调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晋城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20所学校38名个人受到表彰
·消防安全 重在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