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合肥

合肥:“法治阳光”温暖你我

2013-01-09 16:18: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安徽日报 

    岁末年初,合肥市 “千名学子送法进万家”活动正式启动,9所高校近千名法律专业大学生将以普法志愿者的身份,通过举办模拟法庭、法治文化活动以及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社区、乡村和企业。如此大规模地组织高校学生“送法”活动,在我省还是首次。

    围绕建设“法治安徽”这一目标,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沁入人心,孕育和谐,凝聚力量。

    得知自己关于禁止毒驾的建议被吸纳并最终体现在法规中,蚌埠市民王涛十分高兴——

    与民意呼应成地方立法“惯例”

    今年58岁的郑明玲是合肥市大圩镇金葡萄小学的退休教师。每天下午,她都会在沈福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辅导孩子们完成家庭作业。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的广泛建立,省人大常委会依法督促功不可没。截至目前,全省建成1308所活动室,成为360万留守流动儿童的乐园。

    立法始终与民意呼应。去年以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社会发展大局和百姓关注热点立法,先后表决通过了《安徽省城镇供水条例》、《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截至目前,共制定法规4件,修改法规5件次,批准合肥市、淮南市法规4件。

    王涛是蚌埠市固镇县地税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去年7月,她留意到省人大常委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意见和建议后,便提出了关于禁止毒驾的建议。这一建议体现在通过的《办法》中。王涛对此十分高兴:“在制定、修改、批准法规的过程中,听取并吸纳公民意见,充分体现了开门立法、民主立法。 ”去年8月,省人大常委会又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振凡对记者表示,《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等12件立法项目拟列入2013年立法计划,《安徽省志愿者服务条例》拟列入五年立法规划。

    这些地方性法规的通过,将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在旁听法庭庭审的过程中,大家学习了法律、明辨了是非。 ”亳州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称赞法庭“讲堂”——

    打造安徽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亳州市谯城区是全国闻名的酒乡,近年来,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时有发生。为增强商家维权意识,提高群众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犯罪行为的认识,该市依托“万名公民旁听庭审”活动,去年专门开展了假冒注册商标案旁听专场。群众在旁听中学习了法律、明辨了是非。

    该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法庭成“讲堂”,公民全程观摩法官审案,面对面立体式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容易加深对法律的理解运用,起到了“审理一起案件,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批公民”的良好效果。

    去年以来,“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主题活动在各地深入开展。同时,着力建设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全省建立法治文化广场162个,律师驻企业、学校、单位、农村、社区工作站4727个,成立普法讲师团578个。

    令人关注的是,我省普法正在向着更深入的层次迈进。省依法治省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贯彻落实文化强省战略、深化法治安徽建设,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意见》,作为指导“十二五”期间我省法治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培育具有安徽特色“法治文化”的蓝图已经绘就,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量刑规范化改革,让被告人和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开公正,感到放心。 ”省法学会负责人介绍这一改革——

    改革让司法更透明

    临泉县法院近日公开审理了一起刑事案件,被告人张某某因涉嫌盗窃罪被起诉。记者在现场看到,庭审中引入了“量刑辩论程序”,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等分别就如何量刑发表意见。法官按照规定,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计算方法,综合各种情节考虑,当庭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3年零1个月。张某某表示服判。

    “同案不同判”现象,一度成为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一大因素。对此,全省法院进行了量刑规范化改革。省法学会秘书长孙荣传告诉记者,量刑规范化改革,不仅改变了刑事审判法官传统的量刑理念和思维方式,而且实现了量刑方式由传统“估堆式”向规范化的变革,让大家能真切感受到量刑的公开和透明。

    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同时,基层依法治理也日益深化。近日,司法部和民政部共同命名第五批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我省16个村(社区)获殊荣,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0个,省市级民主法治村1627个。

    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省依法治省办负责人表示,去年5月9日,省政府正式将依法治省工作纳入2012年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体现了我省法治建设工作迈出了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的关键性一步,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市推动法制宣传教育的热情,而且可以准确反映各市法治建设的真实情况,根据实际补缺补差,从而实现到2015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记者 李晓群 高城)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合肥集中供暖量创新高
·合肥:老旧小区露“笑脸”
·合肥流动人口有了服务中心
·安徽合肥公积金将可网上办理 拓展配套服务
·合肥绿灯都会“眨眼” 交警表示闯黄灯暂以教育为主
·合肥:小小“城管”上街头

·合肥:小小“城管”上街头
·合肥:用诚信力量引领城市发展
·安徽合肥:社区“服务代理”解民忧化矛盾
·合肥将启动“两节”惠民菜篮子工程
·[视频]安徽省检察院合肥海关联手共筑国门防腐大堤
·安徽合肥:社区代理服务新机制解民忧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