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社会治安

陕西榆林:维护社会治安 构建平安榆林

2013-01-08 17:19: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陕西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十八大精神的总概括,公安机关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平安的社会治安环境。保持社会稳定,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公安机关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平安榆林建设的健康深入发展。一是要建立健全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做到“两个坚决”,即:坚决遏制刑事犯罪活动高发的势头,坚决扭转少数地方治安混乱的局面;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二是要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要以实时视频监控网、街面巡逻防控网、城乡社区防控网、区域边界查控网等“八张网”为骨架,以信息化预警机制、扁平化指挥机制、实战化勤务机制等“五项机制”为保障,建成“信息灵敏、反应迅速、防控严密、打击精准”的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实现对社会治安有效动态管控的目标。三是要狠抓公安信息化建设,打牢建设平安榆林的基础。要整合治安监控、350M无线通讯、警用地理信息等系统,健全集现场信息传递、情报分析研判、警务决策指挥于一体的指挥平台,全面提升公安科技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有效防范、快速反应、联动处置、快侦快破工作目标。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小康社会法治的目标,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案件在办理过程中的不透明、不公开,为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提供了“温床”。执法公开,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公安机关必须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建设完善榆林公安互联网站和内部执法信息平台,做好向社会公开、向特定对象公开和网上公开办事,丰富执法公开的方式,使执法过程和环节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防止执法中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消除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执法不公的疑虑。进一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一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执法队伍培训力度,建立执法资格考试制度,逐步提高执法岗位门槛;二是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减少民警的执法随意性,缩小自由裁量空间;三是加强执法监督,严格进行一案一审一评和“两公开一监督”,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广网上执法办案,通过授予纪检、督察、监察部门查看权限或重点信息通过网络向相关部门报备等方式,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全程监控。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要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和矛盾“大化解”活动为载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积案处理力度,推出“访、查、治”三字口诀,通过隔离法、冷却法、感化法、震慑法、权威法“五大法宝”,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公安机关必须克服单纯的业务观念,自觉地把公安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考虑、来谋划,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大局,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要从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点整顿打击非法集资、利用合同诈骗、制假售假、制贩假币、偷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要积极为企业营造一个亲商、便商、安商、富商和公平竞争的良好投资环境,不断强化为建成小康社会服务的意识,勇当“经济卫士”,变“管理型”为“服务型”。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户口、签证、消防等企业密切相关的工作中,开辟“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并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要教育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人人心系投资环境、事事关系经济发展”的意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简便快捷的服务。

    (作者:张明 榆林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陕西榆林依托信息化破解管控难题
·陕西榆林:让平安与富裕同行
·榆林破获一起特大合同诈骗案
·陕西榆林打响攻坚战:众志成城捷报传
·陕西榆林加大基层基础建设力度
·陕西榆林中院举办专题讲座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陕西榆林中院举办专题讲座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陕西榆林:高点定位谋发展 全面推进创新高
·榆林打防并举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陕西榆林榆阳区检察院组织干警参加修改后刑诉法培训
·陕西榆林市一建筑工地发生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