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2012年南京检察院十大渠道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2013-01-07 14:34: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京日报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全市检察机关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切入点,着力为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提供司法保护,服务全市经济转型创新跨越发展。市院成立了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中心,进一步完善“批捕、起诉、民行”三检合一的运行机制;在重点产业园区、软件园区、创意园区建立“一站式服务”检察工作站,开展知识产权案件的办理、犯罪预防及法律咨询等工作。牵头与14家司法、执法机关会签《关于加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执法协作的意见》,形成办案合力。发起成立了包括行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146家成员单位的国内首个跨行业、区域性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南京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联盟”,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搭建了高端平台。

    构筑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

    全市检察机关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宣传动员和牵头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面建立防范和遏制职务犯罪的社会化预防机制和体系。健全组织机构。以市、区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为主导,在行政执法机关、经济主管部门、司法机关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健全预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在非国有公司、企业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络员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预防工作组织领导格局。完善制度保障。制定下发《南京市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和构建途径。推进体系建设。围绕南京“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中心工作要求,通过构建侦防一体化机制、开展重大工程专项预防、繁荣预防文化等工作载体,整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多方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社会化预防体系。丰富预防手段。建立警示教育基地,组建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和法制教育宣讲团,开展检察预防“五走进”活动,从源头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

    打造检察机关服务民生窗口

    继续发挥控申接待窗口作用,利用“12309检察民生服务热线”,全力打造群众工作的“绿色通道”;提升“海青工作室”、“小微企业服务工作站”、“壮根热线”、“老马驿站”等特色服务窗口的影响力,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交流,了解群众的关注点和聚焦点,进一步拉近检察机关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设立检察网站、专用信箱、官方博客、专栏微博、社区QQ群,借助现代网络交流平台,增强网上受理、在线交流、咨询问答、网上展示等功能,宣传检察工作,为群众和当事人提供便捷的法律查询服务。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3115件,“12309热线”受理439件;办理检调对接457件、成功达成和解452件。“12309热线”被群众亲切地誉为“民心热线”,并被列为“2012年法治南京建设十件实事”之一。

    建立特殊人群管理教育保护机制

    加强对涉毒涉病人员、涉罪外来人员、留守儿童保护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教育。成立管护教育基地。秦淮、溧水、高淳等区县院成立“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基地”、“留守儿童关爱基地”等,通过组织参加公益劳动、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建立管护档案等方式,强化对管护对象的思想、行为的动态管理和保护。整合社会资源。牵头整合政府、司法和社会资源,积极与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依托企业单位、社区组织等,共同依法保护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帮助罪行轻微、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险性不大的人员更好回归社会。深化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现状调研,组织定期回访、心理疏导、经济救助,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开展维护民生民利专项活动

    把服务民生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运用打击、预防、监督、教育等手段,及时呼应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城市建设、食品安全、生态文明、廉政建设和公平正义等社会管理问题。组织开展动迁拆违、民生民利、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涉及农村惠农资金和水利建设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2012年全市共立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48件178人,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9件42人。综合运用监督立案、抗诉、纠正违法、检察建议等多种手段,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切实将执法为民的要求落实到检察工作各个环节。全市共依法追捕325人、追诉438人、提出刑事抗诉21件、民事抗诉59件。

    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

    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广泛开展检察工作“五走进”活动,切实将检察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向基层延伸。积极参与基层平安创建和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强与基层司法、基层综治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向社区延伸。全面融入“扁平化”、“网格化”基层管理格局,主动对接“五有五无”社区(村)创建活动、建立“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向企业延伸。在重点产业园区、软件园区、创意园区建立检察工作站,先后与市国资集团、文化集团等开展共建活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涉企案件办理机制等举措,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向群众需求延伸。组织开展检务直通车、下访巡访、巡回办案等工作,重点开展受理群众举报申诉、检调对接、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搜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等六项工作,切实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南京法院:能动司法激活社会管理创新正能量
·驾车过斑马线不让行人 南京开出首张罚单
·南京第二届“十佳(优秀)检察官”昨受表彰
·“取证难”致南京尚未对闯黄灯进行处罚
·江苏南京边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南京电子警察暂不抓拍闯黄灯 但请多注意

·南京电子警察暂不抓拍闯黄灯 但请多注意
·治乱治污治庸,南京三拳齐发
·江苏南京开通职工法援绿色通道
·南京警方破获特大网银盗窃案
·南京:让检察官习惯在镜头下办案
·南京降瑞雪 警方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