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地处河南省东部,古称宛丘、陈州,相传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创造了华夏民族远古文明。始建于春秋的太昊伏羲陵庙,为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
淮阳县检察院是个“老牌”先进基层院,近年来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院”等称号,两次被高检院荣记集体一等功,2011年被高检院表彰为“全国检察系统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日前,记者一行专程来到该院采访。
让群众“一看就知道”
2012年12月26日一大早,记者随淮阳县检察院检察长严新爱去上班。一路上,严新爱不停地接听电话,忙得不亦乐乎,“自从我的电话号码向社会公开后,每天都要接听很多群众来电,大多都是些小事。可这些小事不及时解决,有可能就拖成了大事。”
因为下雪,天气寒冷,街上行人比平日少了许多。可在淮阳县检察院门口的党务、检务、财务“三公开”展板前,依然有群众驻足观看。记者也走上前看了看,发现不仅严新爱的公示照片下有她的手机号码,其他院党组成员的手机号码也都公开了。“老百姓有啥事,可以随时和我们电话联系。”严新爱说。
2012年4月,严新爱出任淮阳县检察院检察长。上任第一天,她便将该院大门口那块“外来车辆禁入”的牌子撤掉,向社会传递畅通检民沟通的信号。之后,在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河南省检察院有关“三公开”制度的基础上,该院精心设计,制作展板,将党务、检务、财务有关内容公之于众,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淮阳县人大代表齐磊在参观了该院的“三公开”展板后深有感触:“过去,对检察院具体职能了解不多。现在,一看展板就明白了,检察院是为老百姓主持公道的。”
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情:2012年7月的一天,王某兄弟俩到该院反映情况。当时正值中午吃饭时间,他们就坐在门口等。这时,弟弟看见了展板上公开的电话号码,试着给控申科科长刘心打了个电话,没想到电话一拨就通。刘心顾不上吃饭,在办公室接待了兄弟二人。后来,他们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二人高兴地说:“检察院把电话公开,方便老百姓不说,村民有啥不懂的法律,按照公布的电话随时就能咨询……”
“过去,老百姓认为‘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而现在,我们就是要通过公开,让群众‘一看就知道’。”严新爱告诉记者。
把公正送到百姓身边
公开意味着承诺,承诺意味着被监督。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更应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所以,我们不仅要敞开大门,欢迎群众上门监督,更应主动走出去,‘寻求’群众的监督,让老百姓感到公平就在眼前,正义就在身边。”严新爱说。
为此,该院创新实施了“征求意见”工作法,对刑事案件办理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听取当事人意见,保证办理案件无瑕疵和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同时也防止因案件处理不当导致被害人上访或意外事件再发生。
据了解,该工作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一般性轻伤害案件,要求承办人到被害人家中征求意见,或在该院“一站式检务中心”约见被害人;二级为重伤害案件,由公诉科负责人带干警到被害人家中征求意见;三级为社会影响较大的伤害或死亡案件,由主管副检察长带公诉科负责人及办案干警到被害人家中征求意见。
2012年4月,李某与邻居刘某因宅基地发生纠纷,刘某一拳将李某鼻骨打伤,经鉴定为轻伤。案件移送到淮阳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按照“征求意见”工作法的要求,到被害人李某家中答疑说理,打消了李某及其家属“检察机关能不能秉公办案”的疑虑。“检察官亲自登门到家里来征求意见,俺已是感动不已,哪还有啥意见?”李某高兴地在《征求意见表》中写道:没有意见和要求,俺相信检察官能公正办案。因为心中没了顾虑和猜疑,李某很快和刘某达成了和解,一起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据悉,该工作法自实施以来,已有36名刑事被害人从中受益,合法权利得到有效维护的同时又学到了法律知识。
“你们做着和包拯一样的事”
从撤掉禁入牌、实行“三公开”到“征求意见”工作法,淮阳县检察院向社会敞开了大门,一直“墙外开花墙里香”的“老先进”和老百姓走得更近了。
2012年5月,严新爱接访了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是多年前被法院宣告破产的淮阳县土产公司下岗职工,到检察院反映公司原经理吕某等人的经济问题。根据群众举报,该院对吕某等人展开调查,发现吕某等人代下岗职工向人社部门缴纳养老保险金时,有多收少缴现象,并最终查实吕某等人贪污30余名下岗职工8万余元养老保险金的犯罪事实。随后,该院经研究决定,将追缴回的钱如数退还下岗职工。一位70多岁的老职工拉着严新爱的手说:“我最爱看咱河南豫剧《下陈州》,戏里的包拯严惩贪官,为民除恶,你们做着和包拯一样的事啊。”
2012年,该院办理贪污案件25起,90%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案件。与此同时,该院还注重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延伸职能、向修复社会关系延伸职能、向防范办案风险延伸职能、向预防和减少犯罪延伸职能,赢得群众赞扬。(高传伟 钱进 孟红梅 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