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山西

山西:路畅人安彰显交警民生情怀

2013-01-06 11:11: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2012年12月7日,山西北部一场不大的雪造成数十公里的交通堵塞。包括省交警总队总队长尹喜平在内的相关领导连夜奔赴一线。同时启动的应急机制调动总队、支队、大队和基层各级人员进入应对状态。疏导和救援进行了整整一夜。

  次日中午,记者见到山西电视台记者李宁,他因随警作战也熬了一夜,眼睛通红。“交警整夜疏导交通是常态,我跑这个口儿,早就习惯了。”李宁说,“交警不辞辛苦为群众办实事,我必须第一时间反映出去。”

  疏堵保畅,打通运煤大通道

  即便不下雪,山西境内成规模的堵车也不是稀罕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节目是专门连线各地交通情况的,听众对山西境内108国道、313省道堵车情况并不陌生。令山西交警感到欣慰的是,去年以来因堵车而进行的连线越来越少。这得益于全省开展的运煤大通道疏堵保畅行动。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以来,山西省对经济发展模式做出调整,逐步由产煤大省向以煤炭为基础的现代产业经济大省转型。由于煤炭基本不出省,运输行业也随之进行了自觉调整。山西本省的运煤车辆虽大幅下降,但交通拥堵状况并未好转。原因是本省削减的数字被周边各省过境车辆的递增数字迅速填补,而且超过原有水平。同时,内蒙古、陕西等地煤化工行业近年呈爆发式发展,开往东部、南部各省的运输车辆均需从山西经过,造成大型运输车辆数量激增。据粗略估计,每年从山西输出的煤炭(含过境)达10亿余吨,若用载重40吨的运煤车跑满365天,仍然需要近7万辆。当然,实际数字则是几倍甚至十几倍。

  据山西交警总队秩序处民警付强介绍,除了运输车辆数量增长因素,导致拥堵的原因还有车辆性能不佳和道路设计缺陷。一方面是运输车辆超载现象普遍,多拉快跑使安全性能无法保障,往往一辆车出了故障导致数十公里的堵车。另一方面,道路的实际流量大大超出设计,像吕梁市辖区内2002年建成通车的313省道,设计日流量是1200辆,而2009年下半年的实际日流量就超过了8000辆。

  吕梁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郭丙福说,车多路窄,只能想办法分流车辆。根据省指挥部的部署,吕梁市在313省道采取了单向、大回环的分流措施,让出境车辆走单向直线,入境车辆则进入接驳的相邻国、省道,绕过堵车路段再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始行道路。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途经此路段的司机,他们都认为这个分流办法充满智慧:“以前大家都往一条路上挤,一堵一两天甚至好几天,谁都走不了,不但损失大还有各种危险。现在没了这种担心。”

  尹喜平介绍说,在开展全省运煤通道的疏堵保畅行动之前,他们对人、车、路各种致堵因素进行了大量调研。大家一致认为,保持道路畅通,除了分流,更重要的是治超。超载是拥堵和事故的源头。产生超载的原因在运价,但危害在路上。“我们和交通运输、煤炭、安监等部门联合,正在努力减少这种危害。”

  严管严查,最大限度预防事故

  尽管关于治超标准的争议一直没有间断,但山西的治超工作还是在有序进行。有关人士指出,现在交警管理很到位,路面的超载已经很少见到,主要问题在于车辆出厂时的核载质量与其实际承载的能力不符,以及路面承受力的问题,即源头管理。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治理上。运营车辆的审批手续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但如果上游管不住,车辆上路之后就很难管理。实际上,如果一种危化品的运输量达不到一辆专门车辆运营的饱和程度,其经营活动的趋利性可能会导致该车拉载其他危化品。付强介绍说,按规定,危化品的运输罐体上应注明品名、危险特性和处置施救方法,但一般罐体上都没有标注。一线执勤交警限于专业知识,很难分辨罐车中装载的危化品为何物。此类交通违法行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其导致的危害都不可估量。

  尽管情况复杂,但山西公安交管部门一直在积极应对。对于超载,他们不断协调各方关注源头管理;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则进行严管:规定线路和时间进入固定地点,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危害的可能性。山西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刘杰指出:“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对危化品管理,他提出具体要求:“卡好点、管好线、控好源、设好场所、制定完善工作预案、加强教育。”

  山西交警总队事故处科长褚万里对记者说,省公安厅和总队领导在防事故上常讲的一句话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除了严管危化品运输车,他们还对2.1万余辆7座以上大客车和2500辆旅游客车加强管理,实行晚8点后不准发车、晚10点后不准进高速公路、晚11点后全部下高速公路的措施。

  打击与服务,都是为了民生

  截至2012年11月底,山西省开展肇事逃逸侦破“利剑”行动已近一年。这是公安部部署开展“清网行动”后,山西公安交管部门的自选动作。记者了解到,“利剑”行动成果颇丰,共侦破逃逸案件408起,侦破率为97.84%。

  日前,山西省公安厅提出以“内联警心,建设和谐警营;外联民心,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双心警务”,以此全面推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固本强基的目标。省公安厅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公安机关要牢牢把握“五个一”工作思路,即:确立一种“民生警务”理念,打造一支“亲民公安”队伍,坚持队伍建设这一个根本,抓住基层基础工作这一条主线,坚持群众满意这一个标准,切实提升公安工作水平。

  尹喜平坦言,对于公安交管部门来说,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在严管严查、严厉打击肇事逃逸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山西交管部门着力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

  交通事故的善后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从2010年开始,山西推广实施交通事故赔偿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一般事故赔偿可以通过人民调解解决。“交警牵头,司法的牌子,财政出钱。通过这个途径,2011年化解社会矛盾4628起。”褚万里告诉记者,为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效率,2012年,山西公安交管部门还组织开展了全省化解社会矛盾大比武,这也是对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人员的一次普遍培训。

  据了解,为解决交通事故因当事一方逃逸或无能力支付,导致受害一方无法及时救治的问题,山西正在制定出台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制度。山西省交警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各种因素制约,这项工作我们不是做得最早的。但时机一旦成熟,我们一定会做到最好。”(记者 王清波)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山西建设“爱晚之家” 让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
·山西长治探索帮教新路让刑释解教人员找回尊严
·山西公安厅厅长慰问一线交警
·山西太原打掉“锡纸开锁”三团伙
·山西保监局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大知识竞赛活动
·山西蒲县:让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文化资源

·山西蒲县:让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文化资源
·山西出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山西座谈人民监督员工作
·山西出台异地高考方案需在当地连读3年高中
·[视频]山西:省政法委传达学习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