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的前行力量

2013-01-04 15:34: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西日报 

    2012年,厚厚的日历在不经意间翻过。对于过去的一年,那些收获、感动甚至艰辛我们都应该倍加珍惜。时光之箭把我们带进2013年,又是一个新的航程、新的起点,对于未来这一年,我们有理由满怀期待——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回首2012,中国再一次挺立于历史的新起点上。独立自主、务实求新、繁荣进步、高效民主,趋势浩浩荡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势不可挡——

    务实中国 高效“强音”

    □ 郭震海

    暖洋洋的太阳照样升起,世界又迎来一个真实的春天。

    走进2013,回首2012,玛雅“世界末日”之说不攻自破,成为一个真实的“笑话”。欧洲人依旧喝着浓香的咖啡喊“差钱”,中东人仍然想着如何远离硝烟……放眼全球,喜怒哀乐,离合悲欢,金色的阳光下,动人的、悲惨的故事一刻也没有停止上演。

    回首2012,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值得记忆的、回味的一年,在机遇与挑战中劈波斩浪前行,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这一年,十八大胜利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离我们越来越近。有着九十一年历史、82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这一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透露出新一代领导集体务实实干精神,向世界发出“务实中国”的最强音;“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治党不严,腐败难铲”、“打铁还需自身硬”更是振聋发聩,表明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反腐的决心和信心,让不作为的官员胆战心惊。

    这一年,八项规定虽政出中央,却颇为细致周到,充分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亡党亡国”、“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如长鸣的警钟,再次印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注定其与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

    回首2012,我们仰望浩瀚星空,神九上天及其与天宫一号的对接,犹如璀璨星空中的浪漫一吻,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体现了我国航天科学技术的领先性,为我国航天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也就是建立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回首2012,我们俯首蓝色的海洋,千米深处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再创中国载人深潜纪录。这意味着“蛟龙”号已经成为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

    回首2012,我们不会忘记中菲黄岩岛事件、中日钓鱼岛之争,领土主权不容争辩,让世界明白中国维护领土的决心。这一年,“辽宁号”入列;这一年歼15舰载机试验成功,这一年,中国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让祖国的海疆领土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曾经有西方媒体嘲笑没有舰载机的“辽宁舰”不过是“纸老虎”,有人甚至将其称作“浮动博物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用歼-15舰载机的成功起降给予了有力的反击。航空母舰是目前人类所掌握与使用的最先进海上军事平台,也被视作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海军实力的象征。

    回首2012,前进中的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彰显出一个发展中大国应有的风范。

    回首2012,我们还应该记住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的名字叫“莫言”一个根扎厚重的乡土,埋头“讲故事”的中国作家,将“中国的故事”讲给了世界,使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起始于1901年的世界性文学大奖,终于破天荒地镌刻上了中国本土作家的名字。

    回首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回首2012,我们无法去回避一些事和人。

    这一年,对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的查处,进一步体现了我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和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也同样证明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

    这一年,制造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 的6名被告人在云南公开受审,彰显了中国司法主权,13名惨死异乡的中国船员的亡魂在一年零一个月之后终得以告慰。

    这一年,七月的北京,猝不及防的特大暴雨夺去79条生命,财物损失超过百亿。我们曾经自豪,现代文明让人类变得无比强大,然而一场大雨让我们明白,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如此的脆弱。那场暴雨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比如城市不光要有看得见的亮丽,还需要有最完备的设施。

    这一年,中秋国庆,是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新政施行后的第一个长假。尽管出现了超想象的拥堵,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公路收费乱象久病难医下的一次反哺,是收费公路政策施行20多年来的首度大范围大规模回馈,这顿免费大餐对公众来说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一年,“表哥”栽了,“房叔”倒了;这一年,毒胶囊让“皮鞋”一通好忙;这一年,大家都在问:“你幸福了吗?”;这一年,带着眼镜的韩国“鸟叔”,凭借一曲《江南style》,火遍全球;这一年“你怎么看”确实忙坏了“元芳”。

    回首2012,值得记忆的、值得回味的很多很多,但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是那些“最美丽的人”肝脏破裂而忍痛操作,挽救了车上24位乘客生命的“最美司机”。面对失控大车撞向一群学生,疏导学生过马路的老师张丽莉奋力将几位学生推向一旁,自己被碾至轮下,双腿截肢,被赞为“最美老师”等等,这些“最美”的背后都是一些平凡的人,演绎了不平凡的善举,他们大多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时间将曾经的辉煌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未来。2013,中国再一次挺立于历史的新起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会越来越富强,人民将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有尊严,独立自主、务实求新、繁荣进步、高效民主,趋势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2013,我们已经在路上!

    为民服务没有止境,民生工程未有穷期。在已经翻开崭新一页的2013年,民生工程依旧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头戏——

    人民至上 民生最重

    □ 钟兴旺

    “你幸福吗?”一度成为中国2012年高热度的流行语。

    百姓至上,民生最重。这一年,党和政府继续把民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从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时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不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

    这一年,惠民举措频频推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我省筹资约50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70件实事,力推全省民生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老人养老心更安。我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铺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断推进。截至9月底,全国城乡居民两项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4.49亿,加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全国参保总人数超过7亿人。人社部正在酝酿《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有望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三险”衔接转换,致力于消除老年人养老之忧。

    住有所居有保障。国家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等相关政策和分配等办法。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新开工722万套,基本建成505万套,将进一步缓解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不少地方降低保障房准入门槛,使越来越多的低收入者圆了住房梦。我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增廉租房,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投巨资改造各类棚户区,不断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

    学有所教再“升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均衡教育方面,省级财政经费安排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等地区倾斜;“异地高考”地方规定纷纷出台,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我省提高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投巨资支持农村学前教育,改善乡村教师居住条件和发放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等。

    病有所医补“短板”。“大病医保”是全民医保体系中的一块“短板”。8月,国家出台《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由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大病医保制度将全面铺开。我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医疗保险统筹11个设区市全覆盖;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费用即时结算;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卫生室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大重特大疾病补助力度,全面推行儿童白血病、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

    劳有所得基更牢。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央政府要求各地把就业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中,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我省多措并举,不断扩大就业面,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残疾人就业,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为民服务没有止境,民生工程未有穷期。在已经翻开崭新一页的2013年,民生工程依旧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头戏。

    “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是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民生工作总思路。

    我们坚信,只要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守住保障和逐步提高低收入困难群体生活水平这条“底线”,突出改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以及教育、住房、医疗等“重点”,不断完善保障民生的各项“制度”,更加积极地引导好推进民生工程的各方“舆论”,群策群力、戮力同心,努力拼搏、不辱使命,群众的诉求就会得到更及时的回应,群众的问题就会得到更妥善的解决,群众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我们期待政府能克难奋进,奋勇开拓,让经济增长的质量与速度渐趋改善,结构与效益渐趋协调,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渐趋同步——

    稳中有升 给力崛起

    □ 林 雍

    过去的2012年,中国经济虽然经历了转型的阵痛,却也迎来了独特的发展契机。

    让公众激动不已、倍感实惠的是今年密集出台一系列惠民优惠政策。收入的多少永远是民众最感兴趣的话题,中央提出的收入分配改革,未来5年实现收入翻番受到极大欢迎。8月2日,《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对社会公布。今后,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大病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持续稳步推进,让人们生活更有安全感。

    确保群众得实惠,居民的经济生活也有较大改善。

    2012年,居民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悄然发生着许多变化。购物,由于逛商场变成逛网店。“双十一”,淘宝、天猫当天促销从零点开始,1天的销售额达到191亿元。“双十二”,电商们又制造了一次“快递爆棚”的大戏。手机由打电话的工具变成“掌上电脑”、“游戏机”、“钱包”,随着以IPHONE系列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持续热销,手机开始超过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工具。居民文化消费繁荣,小投资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有望破10亿元,如今,到电影院随亲朋一起享受视听盛宴,已经成为许多居民的新消费和娱乐方式。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传来结构性减税鼓舞人心的消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字字入眼,句句入心。新一届党中央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让2012年的冬天阳光明媚,暖意融融。

    毋庸讳言,2012年中国经济也遇上这样那样的困难。然而从整体看,我们还是稳住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丰硕成果,并且稳中有进,进中有喜,实属不易。这也进一步见证中央对当下国内经济形势的应变力、决策力,进一步增加百姓对国家经济调控的信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2012,这是收获的一年。展望2013,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也是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一年,更是勇往直前、有破有立的一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3年经济工作奠定总基调——继续“稳中求进”,积极推进城镇化,坚持房产调控不动摇。不光要稳住房价、物价,更要推进城镇化,在“进”上多着力、出亮色。一个“稳”字,饱含丰富的政治智慧,一个“进”字,涵盖了中央对改革的渴求与呼唤,表明壮士断腕的决心与魄力,也折射中央对打破原有利益格局的信心与勇气。我们期待政府能克难奋进,奋勇开拓,让经济增长的质量与速度渐趋改善,结构与效益渐趋协调,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渐趋同步。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需要趟深水区 踏地雷阵
·2013年前瞻:“中国梦”在路上 改革再启新程
·法治护航“中国梦”
·“中国梦”召唤我们扬帆奋进

·“中国梦”召唤我们扬帆奋进
·新华社社评:“中国梦”召唤我们扬帆奋进
·人民日报:用脚踏实地的劳动实现“中国梦”
·2012公安记忆:金盾“正能量”圆“平安中国梦”
·中国路 中国梦
·人民日报:世界看好“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