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外来人口管理方式不断取得新突破的晋江市,申请居住证的外来人口正呈现逐月增长态势,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50.08万外来人口获得了居住证。
2011年7月,晋江在全省率先启动居住证制度,凡年满16周岁,且在晋江务工满30天以上的流动人口均可申领居住证。以“居住证”取代原来的“暂住证”后,晋江对流动人口由单一的“管理”全面向“服务、保障、管理”转变。根据政策,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后,可享受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22项市民待遇。
在晋江外来人口最为密集的陈埭镇,贵州籍外来工黄山平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都在当地一家鞋厂打工,去年7月,他们领到了居住证。1个月后,他们就将在老家贵州毕节读小学的儿子接到了晋江,凭借居住证,他们的儿子被免费安排进入陈埭镇的公办小学——江头小学就读。
在晋江最大的廉租房小区——深沪镇廉租房小区,湖北籍外来工林世鸿也特别高兴。他和妻子在深沪镇一家内衣厂务工已7年,女儿也在深沪镇中心小学念书。“以前在镇上租了一套公寓,每月要付近千元房租。现在,每月只需支付200元的租金,这真是大大减轻了我们一家人在晋江的生活成本。”林世鸿对记者说。
居住证制度,是晋江市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努力构建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一体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晋江拥有外来人口110万人,外来人数超过了晋江本地户籍人口,占泉州全市外来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随着用工难问题的逐年突出,晋江人意识到,如不及时创新社会管理,破解外来人员融入难等问题,不仅有失公平,而且最终还将影响到晋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为此,晋江人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2008年,成立全省首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常设机构——晋江市流动人口办;2009年,率先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2011年,晋江在全省率先启动居住证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外来人口归属感,晋江还公开做出“三不”承诺(决不让一名来晋务工人员的子女上不了学,决不让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因恶意欠薪领不到工资,决不让一名来晋务工人员维不了权),出台服务流动人口15项优惠措施;同时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欠薪保障调剂金和欠薪举报奖励等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网络,让百万“新晋江人”安居乐业。(记者 何金 通讯员 林青 陈文经 文/图)
·福建晋江:传“背包精神” “织”警民和谐
·晋江20年变革:再造社会管理的“晋江模板”
·福建晋江刑侦专业化改革民警抢案办
·“晋江经验”引领泉州民企“二次创业”热潮
·侨乡晋江放宽流动人口落户政策
·福建晋江围绕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福建晋江围绕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晋江社会管理创新 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
·福建晋江:优化管理服务体系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福建晋江:外来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享受一样待遇
·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司法服务群众工作调查
·晋江依托异地商会创新流出人员人口计生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