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重庆

重庆璧山打造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

2013-01-01 15:51: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2012年4月以来,重庆市璧山县公安局按照市局部署,立足全县实际,以打造“沉得下、留得住、扎得深”的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为抓手,稳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建立专门机构,规范运行机制

    该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治安大队牵头的派出所暨社区警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监督指导、考核奖惩等事务。

    在城区派出所推行“三队一室”,即社区警务队、巡逻处警队、案件侦查队和综合内勤室,在边远乡镇派出所推行“一队一室”,即社区警务队和综合内勤室。在城区派出所,一个警务室配2名社区民警,做到新老搭配,由经验丰富的老社区民警负责“传帮带”;在边远派出所,一个警务室配1名社区民警,由治安大队重点联系,帮助指导工作。同时,按“1加1”或者“1加2”的标准,配社区文员和协勤。

    同时,将与群众打交道最多、关系最紧密的“服务办证”、“纠纷调处”、“信息采录”、“线索排查”等4大功能延伸至警务室,并以此作为社区民警区别于其他警种的专项职责任务,社区民警全部入驻警务室办公,每天上午9点至晚上9点“12小时开门办公”,实行错时工作制,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服务百姓。城区派出所社区民警实行 “三不”、“三到”制度。“三不”即“不参加派出所值班,不承担破案打击指标,未经县公安局批准不参加全县的临时性、应急性任务”;“三到”即“本社区发生群体性事件必到场、发生刑事案件必到场、出现矛盾纠纷需调解时必到场”。边远乡镇派出所社区民警在确保“三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专兼结合”,可以参加派出所值班,以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

    明确职能定位,细化考核体系

    按照“实用规范,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综合考虑社区规模大小、实有人口数量、治安复杂程度等因素,全局布建39个社区警务室,设置4大功能区域,即办证服务区、纠纷调处区、线索查证区和信息采录区,统一规范了夜间灯箱、警民联系箱、民警去向牌等外观标识和基础台账。同时,在警务室建立“联调点”,与各街镇综治机构合署办公,设置专门的联调席位,整合社区民警、村居干部、综治干部和司法调解员等力量,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了综合治理。

    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以派出所等级评定考核细则指标为基础,重点考核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社区群众满意率和群众安全感等专门指标。完善考核结果运用,每月评选“社区之星”,每年评选“十佳社区民警”和“优秀社区民警”,对群众反映好、具备一定组织能力的社区民警,优先提拔到领导岗位。2012年以来,已有2名社区民警被提拔到派出所领导岗位。

    社区警务出现可喜变化

    通过一系列新举措的推进,璧山县公安局社区警务出现了可喜变化,社区民警专职化在实践运行上的效果越发显现,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欢迎,社区民警也在工作中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和价值,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

    党委、政府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县委书记范明文明确要求,把社区警务和群防群治工作纳入各街镇 “一把手”工程。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与各街镇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把警务室建设、巡逻防控等工作列为重点督察内容,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中排名评比。各街镇在社区、村组建了社区综治信息员队伍,组建了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专门队伍,开展群防群治,由村居干部、老党员和治安积极分子等人员构成的群防群治巡逻队伍已达近7000人,覆盖全县38个社区、148个行政村。

    派出所设置了 “矛盾纠纷联调中心”,社区警务室设置了“矛盾纠纷联调室”,第一时间化解矛盾,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不少居民在茶余饭后经常到警务室找民警拉家常,在警务室旁边下棋、聊天,警民关系进一步密切。(于璧公)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检察队伍建设要上下形成合力
·湖北省重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强调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重庆市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工专才培养
·陕西公安厅确立34个队伍建设调研点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检察队伍建设
·宝鸡:保安强训促进队伍建设规范化

·宝鸡:保安强训促进队伍建设规范化
·陕西宝鸡:保安强训促进队伍建设规范化
·加强民警队伍建设要抓住根本问题
·广西:加强网安队伍建设严打网上违法犯罪
·河南中牟县人民法院狠抓队伍建设打造廉洁高效团队
·黑龙江公安厅:将学习和队伍建设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