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南充:信访隐患的套餐式化解

2012-12-31 18:14: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南充市顺庆区法院法官开庭前主动下访调查。肖 杨 摄

    2006年以来,地处“川北心脏”南充市主城区的顺庆区人民法院受案数量持续上升,对此,该院推行源头治理,实行了对信访隐患的套餐式化解,涉诉信访数量不升反降,效果显著。

    该院先后被四川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涉诉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连续6年获“市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未雨绸缪

    预防“套餐”事半功倍

    2008年3月,某小区一号楼7名住户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对房屋进行整改、加固并承担违约责任。

    经调查,除已起诉的7人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外,同一小区其余住户的房屋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42户居民也正选举代表准备起诉。

    诉讼过程中,汶川大地震使该小区49户住户的房屋全部成为C级危房。

    就7名住户的诉求径行判决,实体和程序都没问题,但整栋楼的质量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49户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并可能诱发集体信访事件。

    经慎重研究,顺庆区法院主动向区委汇报,积极争取区政府、区建设局、居委会等多方支持。

    经过近20次协调磋商,终于促成各方就加固费用的承担、搬迁费补偿标准达成了一致。

    这只是顺庆区法院主动“出击”,成功化解信访“隐患”的案例之一。

    强化能动司法意识,主动前移关口,强化诉前调解,开展涉诉信访风险评估,顺庆区法院未雨绸缪,源头预防涉诉信访“套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案前,对集团诉讼案件、破产案件、本地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易发生缠访的案件等进行风险评估;

    审理中,法官注意掌握案情,及时对可能产生缠访、缠诉等情况的案件作出风险评估;

    执行时,对矛盾大、影响大、纠缠性大的案件及时作出风险评估。之后及时制订预防化解方案,启动维稳机制,确保案件妥善处理并维护好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是前提,化解风险是根本。“两条腿”走路确保了风险降至最低。

    各庭室和办案人员作出信访风险评估后,按部门负责人、分管院领导和院长的程序层层上报,确保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领导机构决策,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重大信息及时上报。凡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及时向上级法院和地方党委、政府报告,共同做好化解维稳工作。

    内强质效

    消除“病灶”事在人为

    “为确保审限内及时结案,以程序公正体现司法公正,你所承办的[2012]顺庆刑初字第161号案已临近审限,请加快办理,确保如期结案。”

    12月8日,顺庆区法院刑庭法官何海洋收到局域网发送的《案件催办通知书》,提醒他加快案件办理进度。

    顺庆区法院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加强案件流程监管,对13个流程警示节点和3个流程冻结节点进行节点控制,督促承办法官提升办案效率。

    公正裁判是杜绝产生涉诉信访的治本之策,公正裁判最直接体现在法律文书上。

    顺庆区法院积极探索建立了法律文书送达前核查机制,所有法律文书付印前必须交由审判管理办公室专人核查,确保程序、实体及文书校对无误后,方能付印、发出,确保法律文书不带“病”出门。

    常规评查只是治标,重点评查方能从根本上消除“病灶”。

    顺庆区法院对当事人反映较多的案件、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一律实行重点评查,并对重点评查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问题案件承办人进行点名通报。

    6年来,该院累计抽查案件1.5万余件,重点评查660件,回访案件当事人2396人,抽查结果无一违法审判,无一错案。

    巧借外力

    多元“分流”事预则立

    2009年初,市中心一电梯公寓修建过程中,相邻的64户居民发现居住楼前地面出现裂缝、整栋楼出现小幅倾斜,遂集体找开发商理论,但无法达成协议。

    为维护自身权益,部分居民到该楼盘施工现场搭“地铺”,白天夜晚轮流在工地必经之路上“睡觉”,以此阻挠施工、拦截通行,为此,双方一度发生激烈冲突。

    同年8月,64户居民集体将开发商诉至顺庆区法院。

    在主动向市、区党委汇报争取支持的同时,承办法官逐户走访居民,了解其家庭及房屋损害情况。

    同时,协调建设、安监、规划等部门,邀请居民诉讼代表人全程参与调查,促使双方就损害原因、补偿金额和维修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妥善处理了一起群体性纠纷。

    调解、法律释明、司法救助、判后释疑等,是顺庆区法院促使矛盾纠纷在成访前“活血化瘀”的良方。

    2011年,胡某夫妇因幼子在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将医院告上法庭。诉讼中,医患双方各执一词、分歧很大。夫妇二人多次到区政府闹访。

    法院向区委政法委汇报案情后,政法委主要领导进行协调,市卫生局、区司法局等部门联动调解,分头组织双方当事人协调、磋商,矛盾得到妥善化解。

    一直扬言“上访到底”的胡某夫妇,将一面“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锦旗送到法院表示感谢。

    积极构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完善“大调解”体系,推动召开涉法重大案件联席会议,该院巧借外力整合调解资源和力量。

    6年来,在该院的主动争取下,顺庆区政法委先后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了17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并协调处理即将成访的涉诉不稳定案件。

    6年来,顺庆区法院大力推行“阳光审判”,对于心里有“疙瘩”的当事人,适时组织法官带案下访,累计下访达2665人次。

    6年来,在法院的推动下,顺庆区政府每年预算60万元作为专项司法救助金。

    机制上进行防控

    见招拆招、头痛医头,虽能妥善治标,但无法彻底根治“病患”。被动应对、突击“抢险”只能是面临紧急情况时的权宜之计。

    为降低涉诉信访发案率,顺庆区法院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常态化的源头治理长效机制,从机制入手对涉诉信访进行“体系化”治理。

    诉讼风险提示制度。立案时向当事人随案发送《诉讼风险告知书》,让当事人对诉讼风险有心理预期。

    涉诉信访风险评估机制。明确风险评估的责任、方法、程序及如何落实防范措施,提前预判可能产生的涉诉信访。

    院长接待日和常态化接访制度。每周一“院长接待日”由院长接访;落实1名审判业务精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法官专职接访,做好日常信访接待、法律咨询、判后释疑等工作。

    涉诉信访动态排查机制。每季度对信访隐患和苗头案件进行排查,集中研判处置化解方案,全面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跟踪办理。

    涉诉信访约期接谈制度。信访责任人与信访当事人进行约期,并邀请党政干部、群团组织、人民调解员等参与对信访当事人的接谈。

    涉诉信访流程办理机制。对涉诉信访实行“案件化”、“流程化”管理,确保承办人对当事人信访、申诉案件及时审查、及时回复。

    信访救助工作机制。明确信访救助条件,拓宽信访救助范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及早进行救助。

    信访工作考核机制。将信访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并与晋职晋级、评先竞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促进法官主动防范和化解涉诉信访。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涉诉信访治理需法治化
·安徽省定远县搭建三级群众信访网
·山东省高密市实行涉检信访案件终身负责制
·河南清丰法院:有效化解信访积案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涉诉信访工作
·青岛保监局狠抓总经理信访接待日制度

·青岛保监局狠抓总经理信访接待日制度
·湖南省万庾镇:“三个转变”畅通信访渠道
·发挥信访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总体转化率达76%
·四川视频联动化解信访案794起
·安徽和县创新信访接访模式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