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部门要闻> 公安部

2012公安记忆:中国警方精彩亮相世界舞台

2012-12-28 11:25: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这是一次法治力量的国家胜利,这是一次中国执法的世界亮相”——在前不久举行的201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湄公河“10·5”案专案组获得了这样的颁奖词。

    这样的评价名副其实——“10·5”案专案组与老挝、缅甸、泰国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终于将案件成功侦破,开创了中国国际警务合作的多个第一。

    再将视线范围扩大到整个2012年,中国警方的一次次行动屡开先河:打掉在安哥拉侵害中国公民犯罪团伙、与23个国家启动“合力-2012”打击跨国毒品犯罪联合行动……

    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开创”中,中国国际警务合作事业不断迈上一个个新台阶。中国执法力量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亮相,赢得了国内民众的好评,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完善机制·走出国门

    在一系列协议、机制的基础上,中国警方与国际同行携手,开展了一次次专项行动,将合作协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打击犯罪成果

    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经济依存程度加深、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各种跨国犯罪行为也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而日趋增加,这也成为摆在世界各国警方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 “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到海外旅游、经商、工作的中国公民日益增多,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犯罪活动也呈上升之势。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打击跨国犯罪?如何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中国警方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展开探索,大力开展国际警务合作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孟建柱同志曾多次强调,要务实开展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深化与各国执法部门的友好往来,完善合作机制,密切沟通联系,不断拓宽双边和多边合作领域和渠道,深入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在信息交流、联合执法、协作办案等方面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提高打击境外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公安机关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执法合作体系:

    与克罗地亚共和国内务部签署警务合作协议、与安哥拉共和国内政部签署关于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合作协议……仅2012年,中国公安部就签署了多份国际合作协议,随着一系列双边、多边文件的签署,中国警方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的法律基石愈发坚固。

    还有一组更直观的数字——截至2012年9月,公安部已与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警务合作关系,与44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设立了65条联络热线,与31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建立了定期工作会晤机制,同59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签署各类合作文件237份,牵头或参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及相关会议机制81个。公安部还向美国、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阿富汗等19个国家派驻了32名警务联络官。

    在一系列协议、机制的基础上,中国警方与国际同行携手,开展了一次次专项行动,将合作协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打击犯罪成果:

    6月,在公安部组织协调下,中美执法部门联手成功破获特大跨国走私武器弹药案,在中国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缴获各类枪支93支、子弹5万余发及大量枪支配件;在美国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缴获各类枪支12支;

    7月,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柬埔寨等23个国家启动了“合力-2012”打击跨国毒品犯罪联合行动。期间,中国警方与柬埔寨、韩国执法部门密切合作,先后成功抓获特大毒品犯罪案件外逃主要犯罪嫌疑人胡成根、崔永森,并押解回中国;

    ……

    “合作就是资源,就是战斗力”,秉持这样的理念,中国警方统筹境外境内两个战场,把握外交公安两个大局,把加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作为一项常态性的工作,为提升打击跨国跨境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基础。

    大胆创新·务实合作

    在一次次实际操作中,国际警务合作愈加丰满、务实、高效;在不断的沉淀积累中,国际警务合作经验成为全国公安机关的共同财富

    如果说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协议、合作机制是国际警务合作的“骨架”,那么,实际操作就是国际警务合作的“血肉”。在一次次实际操作中,中国警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国际警务合作的“血肉”越来越丰满。

    在侦办“10·5”案的日子里,中国警方与老挝、缅甸、泰国有关部门紧密联系、密切协作,在信息交流、联合清剿、协作抓捕、证据交换、共同审讯、嫌疑人移交等方面大胆创新、务实合作,为成功侦破此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是建立了紧密的专案联络协作机制。以老挝为例,老挝公安部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组与中方工作组对接,并指定专门的联络员。协调组与中方工作组进行24小时热线联系。同时,中方工作组还跟老挝军方高层保持热线联系。在行动方面,老挝警方、军方都分别成立了抓捕小组,随时可以采取行动。

    同时,随着各方合作的不断深入,证据交换、审讯调查协作等工作的效率也不断提升。专案组先后派出侦查员赴老挝、缅甸开展讯问工作,并通过与泰国进行证据交换,获取泰方现场勘验报告、尸检报告等证据材料17份480余页和200余张照片,多方收集固定糯康集团犯罪证据,进一步充实完善证据链,为准确查明案情、依法惩治犯罪分子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过不断磨合,中国警方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警方的合作愈加娴熟、高效。

    仅以提审嫌疑人为例,赴外工作组最初需要通过外交部、大使馆发出照会,再经所在国层层审批才能实现。随着机制建设越来越畅通、程序越来越简便,合作的深度、互相理解的层次越来越深,赴外工作组直接向所在国警方提出申请即可实现提审。相应的,工作周期也从一个半月一再缩短,直至仅需一周。

    同样的经历在“安哥拉行动”中也可以看到。

    面对办案环境极其险恶复杂、语言文化司法程序迥异、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手段匮乏等巨大考验,公安部赴安哥拉工作组迎难而上:建立了联合行动指挥部,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多次与安哥拉内政部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会晤,加大协调和交涉力度,保证了两国警方联合打击行动的顺利进行。国内国外联动互相推进,各警种协同作战形成打击合力,依靠各种社会资源,制定周密行动预案……这些都是这次行动值得总结的经验。

    一次国际执法合作的典型案例就是一个工作指南。在不断的沉淀积累中,中国警方把一次案件、一次行动的经验变成一项长期管用的制度规范,把一个部门、一个警种的收获变成全国公安机关的共同财富。

    中国力量·全球亮点

    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行动领域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多地扮演“助人者”的角色……国际警务合作深入开展,中国警方在世界舞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梳理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的有关案例,不难看出,中国警方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既有派出工作组奔赴境外开展工作的,也有与境外警方按照有关议定各自开展行动的;既有境外警方来华提审犯罪嫌疑人的,也有我驻外警务联络官多方沟通协调保护我公民合法权益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10·5”案一审期间,泰国、老挝警方分别组团来华出庭作证,这是首次有外国警务人员在中国出庭作证。这一史无前例的司法合作之举,对于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维护地区治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效应。

    中国警方国际行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

    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历尽千辛万苦将“10·5”案元凶缉拿归案、远赴安哥拉打掉侵害中国公民权益犯罪团伙;

    保护知识产权——与美国有关部门通过国际警务合作渠道,彻底铲除一个向美国、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贩卖假冒名牌箱包的生产源头,涉案总价值50亿元人民币;

    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仅2012年,中国警方与有关国家、地区警方合作,开展了多次打击电信诈骗犯罪行动,打掉多个犯罪集团,抓获一大批犯罪嫌疑人,拆掉了一个个威胁公民财产安全的“定时炸弹”;

    打击网络犯罪——2011年8月,中国警方与美国警方联合摧毁了在全球有1000多万名会员的最大中文淫秽色情网站联盟——“阳光娱乐联盟”,境外最大淫秽色情源头被彻底打掉;

    ……

    与此同时,中国警方在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多地扮演“助人者”的角色:

    2012年5月,在公安部的部署指挥下,广东省公安机关迅速出动警力,协助泰国警方摧毁一个专门针对泰国民众实施诈骗犯罪的跨国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其中泰国人10名。中国警方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认真完成对泰籍犯罪嫌疑人审查处理工作后,于5月16日将10名泰籍犯罪嫌疑人正式移交泰国警方处理。

    在此之前,中国警方曾于2008年9月18日向泰国警方移交40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在此之后,中方于2012年11月15日第三次向泰国警方移交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6名。

    “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是各国开展执法安全合作的基石。在一次次的行动中,中国警方时刻遵循着依法、依理、依情的准则。

    在“10·5”案侦破过程中,中方工作组都充分尊重当地国国家主权,遵守当地国法律,严格依据国际法相关规定开展执法合作。在长达10个月的工作中,中方工作组曾有过抓捕糯康等犯罪嫌疑人的好时机,却没有直接进行抓捕,而是积极协调所在国有关部门展开抓捕。

    在向泰方移交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中方对嫌疑人进行了细致的健康状况检查,还配备医生和必备的医疗器材和药品。有1名女性犯罪嫌疑人怀孕,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中国警方以适当的方式移交给泰国警方。中方的人性化执法也得到了泰方的高度评价。

    正是充分的合作诚意、开放的大国风度、细致的工作作风,让中国警方在世界舞台的亮相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随着国际警务合作的深入开展,这也必将成为中国的一张“法治名片”。记者 周栋梁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