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凤县公安局依靠自主研发的网上实时串并破案系统,将2名盗掘古墓葬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这是近年来凤县公安局结合一线实战需求和基础打防要点搞科技研发,同时科技研发又为实战提供精确导向的典型案例。
多方征集研发课题,相继研发多个软件
凤县位于秦岭深处,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这给公安机关打防管控带来很大困难。为减轻实战单位负担,为一线民警提供得心应手的技术支撑,凤县公安局精心选拔7名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流程的技术骨干,组建科技研发小组,先后在基层单位建设近30个独立网站,为基层民警录入警情信息,如实反映警务动态,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和互动研判提供帮助。
此外,他们按照“课题基层选、成果基层用”的思路,通过向基层征集科技研发课题等办法,相继研发出预警指令深度研判系统、网络追逃系统等便于操作、切实管用的研发成果。
所有科研选题来自于基层,科研成果又“反哺”基层。通过这一良性循环,可以实现初级研判和专业研判,形成综合研判,揭示犯罪轨迹和规律,生成行动性、预警性、对策类、串并类研判意见,为领导决策、预警促防、精准打击提供科学依据。
提醒督办取保候审案件,给流窜违法犯罪活动扎上“铁栅栏”
以往办理取保候审案件时,基层民警容易出现以保代侦、以保代处、保而不侦等习惯性问题。凤县公安局科研小组对症下药,进行技术攻关,自主研发“取保候审案件提醒督办系统”,利用三色预警和网上提醒、电话提醒、发催办单等途径,对各单位办理的取保候审案件进行提醒督办,杜绝了超期取保问题的发生。
他们还从堵塞山区防范漏洞入手,研发推广现场痕迹物证比对、高危人员侦控、同类前科人员调控等7个技战术运用系统,同时配套建立以警务室辅警人员、内部单位保安员、旅馆业管理员、网吧管理员、出租车驾驶员、环卫保洁员、歌厅娱乐业管理员、护林员、文管员、电管员为主体的“信息预警平台”,通过后台信息中心和无线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互动,给流窜违法犯罪活动扎上了“铁栅栏”。
研发执法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解决监督、考核难题根据基层单位偏僻分散,执法监督难度大的实际,凤县公安局科技研发小组自主研发执法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民警执法活动实行动态管理,有效解决了“监督不具体、考核不到位”的难题,做到“事前有规范、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考评”,从根本上预防了重结果、轻过程、软监督等情况的发生,彻底杜绝了民警执法的随意性。
使用该系统后,凤县公安局执法质量稳步提升,行政案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案件优秀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2011年被公安部授予 “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记者 陈磊 通讯员 杨建林 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