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呼和浩特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支持下,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创建一流首府经济”和“三城同创”奋斗目标,坚持服务发展、服务和谐、服务民生的理念,依法科学开展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使一些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顽疾得到了有效遏制,城市环境面貌和城市品位实现了根本性的跨越和提升。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继续加大市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强化文明执法,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和难题,以人为本开展各项工作,力争把首府城市容貌装扮的更精致、更靓丽、更宜居。
科学理容
城市变得大气靓丽了
从2010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新、亮、美、绿、净、畅”六大整治工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注重内涵、突出特色、彰显品位的思路,科学规划实施并完成了新华大街等首府主要大街的楼宇亮化、街景整治,全面提升了街景美化和亮化档次。
对全市主干道两侧严重影响城市容貌的杂乱无章、破旧不堪店铺门头标牌以及经营性户外广告、有碍市容观瞻建筑(构筑)物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改造。累计完成新华大街、昭乌达路等6条主干道和满都海公园周边、北垣街沿线等50余处共8万余平方米有碍市容建筑物的拆除和绿化改造任务;清洗装扮了沿街破旧楼房;对脏乱差区域、“城中村”以及满都海公园等多个公共休闲场所实施拆墙透绿、拆临植绿,并进行了全方位的治理;对上百个居民社区进行了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综合改造,在拆除违章临建、拆除护栏和凉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的同时,对拆后空地增铺了绿地,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和修缮美化建设,做到拆除一片,绿化美化一片,市民群众受益一片。
按照“突出洋气目标,高起点规划设计,体现文脉传承,注重街景创新,彰显首府特色”的宗旨,综合整治过程先后邀请了数十个设计单位参与设计,多次组织专家对首府城市规划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努力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特别注重城市细节处理,对每一个部位都精心设计,诸如环保公厕、垃圾箱、城市坐椅等10多类城市家具设置每一样都精心挑选,力求把每一个项目、每一处设施、每一个灯光景点、每一条街景都建成精品工程,折射城市品位。
首府的市容市貌通过街景绿化、亮化和净化的全面提升,一天天蜕变,变得越来越大气洋气了、变得更加清新靓丽了,凸显了呼和浩特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大都市现代化气息。
建场入市
方便居民也乐了商贩
占道经营、马路摊贩是市容环境整治的“痼疾”。无证流动摊贩的占道经营,既阻碍交通又带来环境卫生问题,是市民投诉的热点、社会反映的焦点和城市治理工作的难点。
“我们的城市由于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以及便民市场、集贸市场较少等原因,有不少住宅小区的居民购物、买菜很不方便,如果将周边的商贩全部赶跑,市民的正常生活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驱赶、封堵,激化矛盾,其结果就是对抗、冲突,甚至酿成事件。”呼和浩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人为本,建设有序的便民菜市场,从解决百姓谋生问题入手,才能逐步消除马路市场。对此,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此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列入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中,决心利用2年至3年时间,花大力气合理地规范建设一大批便民市场和便民超市,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的情况下,合理规划瓜果蔬菜、小商品、夜市餐饮定点便民街市和销售网点。一方面,推动流动摊贩“入市进场”。另一方面,使得农民卖菜难、市民吃菜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以此给市民百姓带去更多的便利和实惠。政策很快出台,根据要求,去年,市容部门在部分居民聚集区附近及街道和闲置空地及具备退离主次干道、基础设施完备、不影响交通、不存在噪音扰民问题的电子巷、钢管厂巷、兴安南路华建宿舍楼下等57处路段设立规范便民市场。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在经济上和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扶持,使得此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截止到现在,全市新建改建规范棚架式便民市场达40多个,取缔整合较大的影响市容景观的马路市场20多处,规范占道经营流动摊贩4145余个,吸纳2万多名流动摊贩入市经营,可谓方便居民,也乐了商贩。
如今,走在回民区宽巷子、赛罕区新建东街、新城区东影北街等街巷里,街面整洁、商铺井然。几年前随处可见的成堆垃圾不见了,家住光彩市场附近的居民都有同感:“以前大南街的马路两边就是马路市场,卖水果、卖菜的小商贩一个挨一个的占去了一多半路面,使马路很拥挤,我们有时出门都费劲。现在可好了,马路市场消失了,环境好了,路宽敞了,出来遛弯心情也好多了。”
有堵有疏
街头牛皮癣悄然消失了
有堵有疏,让街头“三乱”小广告骤然消失。“三乱”小广告满街反复张贴难以去除,被称为城市“牛皮癣”,
近年来,首府有疏有堵,科学治理小广告,一方面,雇用专业清洁公司,对全市街道张贴的小广告进行全年清洗保洁。另一方面,联合公安部门“蹲坑守候”从源头打击乱贴小广告违法者;另外,通过“城管警示短信系统”,对“三乱”小广告联系电话进行呼死治理。此外,还利用城管网站、城市管理信息周刊免费为市民发布“出售、转让、求购、求职”等信息,并创办“城市管理信息”周刊、短信息互动平台及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的便民服务措施,为市民塔建免费的信息发布平台,同时,启用300多个公交站牌及200多个居民住宅小区宣传栏,供市民张贴信息广告之用,多措并举使全市“三乱”小广告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治理。仔细留意你会发现首府大街上的泛滥的广告牛皮癣现在少多了,有的街上基本看不到了。
民心工程
越做越广越做越实
在近年实施的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细微处入手,从做民心工程入手,科学梳理城市容貌,范围越做越广。
环境整治已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改善老旧楼区的居住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同步实施,综合整修老旧楼区,铺装小区道面、改造坑洼积水点,治理脏乱差,协调更换居民住宅的破旧窗户等,极大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出行环境条件。百姓们深有感触地是,现在的老城区路平、灯明、地净、水清,走出家门备感舒心惬意了。
曝光点变成了闪光点。漫步东二环高压走廊,这里曾经是荒草遍地、垃圾成堆,一直以来是被曝光的重点,市容部门力争从源头上解决存在的一个个难点问题,逐一下力气改造治理。昔日“垃圾山”提升改造后,形成园林景观区;昔日“脏乱”的铁路沿线,通过综合整治,沿途地区的环境面貌彻底改变了,整个铁路线变成了一道风景线。
拆违拆临,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首府市容顶着各种压力和困难在短时期内完成拆墙透绿等各项提升城市形象的市容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有情操作、依法施政、和谐拆迁。先后拆除了占道的亭棚、破旧的临建、临街的餐饮灶台、违章乱设的杂乱无章户外广告,满大街到处乱牵乱挂的横幅等,多少年难以解决的一些顽症,在次次市容整治行动中一一得到治理。每一个违法建设的后面,都是一笔不菲的经营或出租收入,用市容执法人员的话说,“那是端人家的饭碗!拆除之难可想而知,但违法建设又是影响市容的恶疾,非拆不可,不禁不行。每一次拆违都是一次硬碰硬的较量。但是,如果把工作做实了、做细了,拆迁就容易了。”
城市细节
越做越多越做越到位
街头乱景穿上了“新衣服”。走在街头,你会发现好多凌乱的电线不见了、破烂工地被漂亮的围挡遮住了、脏旧的破楼房穿上了美观的外衣,看起来杂乱的街面变清亮、整洁了,一处处破旧、肮脏的死角消失了……
为提升城市品位,塑造整洁、优美、现代、文明的城市新形象,按照“精确、细致、扎实、高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大到住宅小区、城市街道,小到一栋楼房和一块绿地,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多。
原来首府街头有不少高压电线盒等一些公共设施破旧掉色、乱乱糟糟有碍观瞻,市容部门将其全部包装美化,美化装饰了二环路以内主次干道900个电力、电信等公共设施箱的工作。完成了9840延长米铁制护栏油刷、3740延长米的店面墙体装饰、10处工地围挡修补粉刷工作,经过装饰美化,街景变得精干了许多。
夜市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但夜市烧烤却会把地面搞得到处是油腻垃圾,成为城市“伤疤”,首府市容从细节入手,给夜市规范摊点铺上红地毯,配备设置垃圾桶,时刻保持地面清洁,培养市民文明消费的习惯,既解决了夜市污染环境问题,又保护了经营者的利益。
沿路叫卖的小商贩是治理的难点,划定街道有序引导商贩入市规范经营,采用持卡记分办法考核商贩,强调情感执法,人性化管理,不完全靠处罚,发现脏乱差,先计分亮黄牌、再教育,屡教不改再处罚或撤摊。此举让被管摊贩心服口服,自觉把街道便民市场打理的干净整洁了。
藏在城市的每个部分的每一块顽疾、每一处伤疤,不经意间都会影响我们城市的形象,如今,首府城市的管理者都想办法把城市的细节处理得尽善尽美,从油刷、粉刷到清洁美化到绿化亮化,方式越来越多,越做越到位。
在今天市民眼里,城区容貌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市民有句顺口溜,“一天不出门,社区有新样,两天不上街,市容大变样、三天不逛市,不识新呼市!”
难怪一位老市民写信夸赞市容:青山青城清爽清洁清清亮,市容市貌管理治理处处新。
有人说,如今的呼和浩特市变得陌生又亲切了,这也许是呼和浩特市这些年“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的魅力所在,人们在惊叹中理解回味着。
搞好市容
就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人们评价一个城市,最直观的就是城市面貌。“事实证明,搞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呼和浩特市城市行政执法管理局局长苏瑞说。
干净亮丽的市容环境提升了城市的载体功能,为呼和浩特聚焦了生产要素,吸引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带来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大项目好项目。今年呼和浩特市GDP增长幅度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环境整治以来,呼和浩特市市区两级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项考察团近千个。
不仅如此,呼和浩特市容环境整治突破单一的功能取向,与商业业态调整和文化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将各个服务业聚集区、特色文化商业街有机连为一体,结线成网,挖掘历史,彰显底蕴,既成为城市亮丽风景线,又成为经济文化带。
傍晚,伊斯兰景观街、新华大街、中山路、东影南街等商业街道游人如织。这里经过新一轮市容整治,城市景观档次提升了,凸显个性的伊斯兰景观街、蒙元古文化街的街容街景与首府的现代气息交错,形成独特的城市魅力。在那里人们不仅可以逛街购物,还可以徜徉于具有异国风情的酒吧、餐厅和餐馆。外地游客多了,休闲逛街散步的人多了。
空间变美变新,人心变亲变近。据调查显示,呼和浩特市民对“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0%。如今,青城这座塞外古城正以独特的文化底蕴、大气洋气的环境面貌,自信地走向世界。
当我们走进城区时,发现市容整治带来的不仅仅是市容的变化,一条条脏乱的街道变身亮丽通衢,一座座曾经被实体墙围堵的公园变得亮丽通透,一个个老旧楼区变得生态宜居,一条条商业街变得清洋气、亮丽……
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不是对城市容貌简单的梳理,而是对城市元素的科学重塑,对城市精神的升华提炼。优美的市容环境,整洁的生活环境,成为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条件,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搞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提高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
·公共诉求升级倒逼城市管理“求变”
·南昌出台城市管理条例强化街道社区城市管理职能
·广州:精细化城市管理给力幸福广州
·珠海:争当全国城市管理示范市
·广东江门全面应用实景三维助力城市管理
·兰州市动员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
·兰州市动员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
·沈阳:城市管理进入数字身份证时代
·济南城市管理迈向精细化
·城市管理不可伤及百姓利益
·沈阳城管创新执法理念 城市管理要为不同阶层提供生存空间
·光明日报:单双号限行是转嫁城市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