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提升执法公信力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检察工作应当努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创新检察工作理念,构筑社会化平台,努力实现民生检察、和谐检察、阳光检察、廉洁检察。
一是要以开展执法办案为重点推进社会化。即着眼服务社会建设大局,对普遍性、区域性的社会问题,结合执法办案,开展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提出对策性建议。针对个案反映出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通过走访调研,向相关职能部门单位提出监督性意见建议。针对执法办案发现社会管理问题严重的方面和区域,提出整治性意见建议,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共同推动社会管理难题的解决。
二是要以完善执法便民措施为手段推进社会化。在门户网站上开设网上举报、检察长信箱和检务公开栏,公布举报电话,以方便人民群众举报和实现诉讼权利。拓展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连续性。在社区、乡镇和各单位适当设立联系点,采取集中办理、调查走访、开门纳谏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增强服务和保障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发挥检察职能,了解民生疾苦,为群众和单位特别是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和谐稳定局面。带着深厚感情为群众办事,切实把每一次真诚的帮助、每一句热心的问候都当成执法为民、推动检察工作社会化的具体实践。
三是要以法律监督职能延伸为拓展推进社会化。重点针对当前公共利益受损无人过问、国有资产流失监管不力的社会管理空白问题,积极开展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工作。积极参与刑释解教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积极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改革未成年人办案方式,积极帮教未成年人。同时,积极探索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检察监督。
四是要以加强队伍纯洁性为根本推进社会化。以权谋私、以案谋利等违法犯罪行为破坏了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检察机关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每一个检察干警都应当珍惜和认真用好手中的权力,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狠抓业务知识学习,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切实按照“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规范执法言行,练就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当前,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突出抓好检察队伍纯洁性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以优良的作风推动检察工作社会化。 (涂卫东 作者为河南省罗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