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医疗卫生的基本状况,回顾了多年来中国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做的努力,展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成效。
白皮书全文约12000字,分为前言、卫生基本状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中医药发展、卫生国际合作、结束语等部分。
白皮书强调,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关系亿万人民健康,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白皮书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多年来,中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白皮书透露,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其中男性72.4岁,女性77.4岁。
白皮书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取得重大胜利后加快推进。2009年3月,中国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医改。通过艰苦努力,中国的新一轮医改取得积极进展。
白皮书说,目前,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截至2011年,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远低于将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以内的目标。
截至2011年底,中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5.4万个(所),执业(助理)医师246.6万人。中国还建立起世界规模最大的妇幼卫生监测网络,以及覆盖城市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此,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全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更好地维护、保障和增进全体居民的健康。中国也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卫生事务,与各方共同携手,为改善全球健康作出更大努力。
据了解,白皮书中文版、英文版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记者胡浩、颜昊)
·辽宁省投入5.9亿元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
·辽宁省已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重庆日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甘肃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快速增长
·甘肃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快速增长
·医疗卫生:十年探索为民生
·医疗卫生:十年探索为民生
·卫生部部长陈竺率工作组赴云南地震灾区指导医疗卫生
·广西南宁医疗卫生保障“各就各位”
·陈竺率卫生部工作组赴云贵交界地震灾区指导医疗卫生
·卫生部介绍近十年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卫生部:2015年建立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