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一滴油,只需五分钟,就能判定这种油是“地沟油”还是食用油,准确率达到90%以上。日前,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朝勇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工程师黄慧英与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高级工程师高静联合开发的高场核磁的“地沟油”检测方法,顺利通过卫生部专家组论证和盲样考核,从全国七百多项检测方法中脱颖而出,被卫生部推荐为“地沟油”四大仪器检测方法之一。
“地沟油”的来源、成分千差万别、非常复杂,再加上不法利益的驱动,“地沟油”炮制者对“地沟油”的“精炼”加工,更使得“地沟油”与食用油真假难辨,检测难度非常大。2011年“地沟油”事件后,以厦大为主的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攻克这个难题。
黄慧英介绍说,检测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检测指标难以明确。在研究过程中,科研团队发现利用核磁共振谱仪,可以看到相同类型的植物油品在图谱上有相似的谱峰。而“地沟油”则因为经过多次加工,在高温氧化、外源性物质加入等作用下,发生劣变反应,产生醛、芳香化合物、反式共轭烯烃、氧化产物、游离酸等特征产物,这些特征物会影响油品的谱峰变化。通过对上千份“地沟油”、正常油样进行分析,考察不同油样的分子水平差异,研究团队总结出“地沟油”劣变规律,进而提炼出设定判断“地沟油”的5个指标阈值,极大提高了对“地沟油”判断的正确率。
据介绍,高场核磁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分析时间短、分析成本低,而且操作方便,可以在商检、质检、疾控系统、食用油生产及进口单位推广使用。(通讯员赖炜芳 记者马跃华)
·贵州将严惩生产经营和使用“地沟油”行为
·四川自贡拒地沟油 5年内实现餐厨垃圾全处理
·山东严查药企油脂原料 防止地沟油勾兑油制药
·贵州警方查封近70吨地沟油
·学习时报:地沟油“上桌”到“上天”的距离有多远?
·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系列案:被告人称勾兑是正常现象
·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系列案:被告人称勾兑是正常现象
·[视频]“地沟油”系列案继续开庭审理
·上海尝试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渠道 从源头遏制犯罪
·11名销售“地沟油”嫌犯在浙受审
·[视频]特大“地沟油”案揭开黑色产业链
·全国特大“地沟油案”开始公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