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湖南

“三重”要诀助推社会管理创新亮点频出

2012-12-24 08:28: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去年以来,湖南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成绩斐然、亮点频出。湖南省各级综治部门在顶层设计、体系建设、格局形成、项目推进、综合试点、专项部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法治湖南建设、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长沙市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化推进、攸县城乡同治、洞口群众工作站等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综治委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重民生、重民力、重民调。近日,《法制日报》“走基层”采访组在湖南采访时发现,坚持在改善民生中创新社会管理,坚持借重民众力量激活社会生机活力,坚持把民意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无形指挥棒,正是湖南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亮点层出的“三重”要诀。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民生优先,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得到落实,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群众。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加大民生投入,区分轻重缓急,提高民生工程质量,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管理。”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建国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近年来,湖南一直坚持在改善民生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早在2011年3月,湖南就出台了全国首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不仅首次将民生工作全面系统地加以了规划,而且明确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增收、社会保障、素质提升、全民健康等8大民生工程,如今,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湖南社会管理工作的行动纲领。

    “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长沙市一直坚持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解决事关民生的问题入手,突破社会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据长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虢正贵介绍:长沙市围绕“五化”,即法治化推进、项目化运作、信息化支撑、社会化服务、网格化管理;“五治”,即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治安”、社会民生保障管理“治难”、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治堵”、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社会公共服务“治差”;“五重点”,即特殊人口帮教管理、“两新组织”管理、虚拟社会管理、诚信体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开展工作。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大力强化信息化建设,扎实实施法治化管理,突出重点,破解难题,统筹协调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直接的问题。

    “近三年来,株洲市的财政支出有接近70%投入到了民生,着力抓好以城镇低保、全民社保、城乡环保和就业、就学、就医为重点的 三保三就 社会事业。”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介绍说,为强化公共服务,株洲不仅建成了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票价全部降至1元;而且在湖南率先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已达到拥有1018个租赁点、两万辆车的规模,不仅缓解了交通和环境污染压力,也大大方便了民众的出行。

    为解决蓝山县在广东东莞近6万流动人口“当地管不了、县里管不到”的难题,永州市蓝山县于2012年1月在湖南省首个跨省驻外党组织——东莞市企业联合党总支的基础上,成立了“蓝山县驻东莞市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站”,为蓝山在东莞的6万多流动人口提供集党建、计生、法律、商会、社保“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推动服务窗口前移,让外出人口在外地也能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家门口”服务,实现了“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家”。

    借重民众力量激发社会生机活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只有从管制人、控制人、约束人向尊重人、服务人、依靠人转变,社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据湖南省综治办副主任陈岭介绍,近年来,湖南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注意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发了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积极整合壮大社区服务力量,延伸服务触角,实现了小区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隆回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明海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以来,隆回县积极引导社区服务志愿化,成立了社区志愿者联盟,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有服务专长、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开展法律援助、医疗保健、帮扶解困、文化体育、纠纷调解、卫生保洁、治安巡逻、黄赌毒和网吧监督等志愿服务,目前已有近2000人加入其中。

    “要充分发挥旅游从业人员主体作用,让 景区人 管好 景区事 。”据介绍,在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张家界,各景区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旅游从业群体的组织指导,在导游、轿夫、摊点商贩等行业普遍建立健全协会组织和“行规公约”,倡导文明诚信经营,促进了旅游从业人员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还从挑夫、轿夫、摊点商贩等从业人员和景区群众中挑选出了一些积极分子,建立了应急服务队、老年人服务队、农民宣传队等群众组织。

    而相邻的常德市,也在全市社区内普遍建立了志愿者队伍和老协、关协、残联等群团组织。

    社区自发成立红白喜事等民间草根协会,全市组建200多支共6000人的专业服务志愿者队伍,发动15000多名出租车司机加入治安联防行列。这些群众和行业自治组织广泛开展了看门守栋、邻里守望、联户守助等治安联防活动,“银发先锋义务调解室”等民间组织成功调处了大量民间纠纷,促进了社区邻里和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沙市开福区、天心区、雨花区等地纷纷以社区为平台,以政府之手大胆牵引社会力量之手,引导居民参与社会管理,实现居民的事居民定,大家的事大家办。如今,不仅开福区王家垅社区此前率先成立的麻将协会、护绿协会、小旅社协会、红白理事协会、老妈妈协会等“草根”自治组织已逐渐在长沙各区铺开发展;而且还建立了湖南首个社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民间社团“长沙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坚持义务服务失足青少年、流浪儿童和社区特殊群体子女。流动人口管理、矛盾调处、治安环境等诸多传统的社会管理难事,纷纷迎刃而解。把民意调查作为无形的“指挥棒”

    “今年上半年,新邵县民调工作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居湖南省第26位、邵阳市第一位。全县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和全省平安县,是目前邵阳市唯一的省级平安县。”这是《法制日报》记者在邵阳市政法委采访时看到的一则数据。邵阳市的新宁县,因为上半年民调排在了后面,如今全县所有的政法机关和干警都动了起来,即便是节假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新雄也要带着一大批干部深入到基层,搜集、了解民意,为民众排解矛盾纠纷。

    “湘潭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市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满意度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出台专门文件,把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各级党政领导执政能力的重要工作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和问责。”据湘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国锋介绍,去年以来,湘潭对落实责任不力、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排名靠后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了追责措施,1个市直单位、8个乡镇街道被“黄牌警告”,两个乡镇街道被“一票否决”,两名乡镇街道书记被免职,4名县级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被诫勉谈话。此举在全市干部队伍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有效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责任的落实。

    “近年来,湖南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每年坚持对14个市州和128个县市区公众安全感及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公众安全感测评,今年又增加了 生活是否方便 作为测评内容,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社会管理工作水平的根本标准,有效促进了全省社会和谐稳定,全省民调成绩逐年提高,公众安全感明显提升。”湖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田福德告诉记者,如今在湖南政法综治系统,民调结果既是全面、客观、真实反映民意的“晴雨表”,又是发现问题的“建议书”;既是改进工作的“突破口”,更是推动工作的“动力源”。

    据介绍,为确保调查的公正性,湖南省综治办委托湖南省民调中心以第三方独立的身份开展调查。为确保客观性,调查坚持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各方面的诉求和意见。为确保全面性,民调内容基本涵盖了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为确保调查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调查不仅要求找出对社会管理影响最大的因子,研究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预测社会管理变化趋势,而且在每年民调工作结束后,湖南省综治委都会将民调结果进行通报和讲评。各级各部门不仅要认真深刻分析民调结果反映的真实民意和诉求,积极查找工作上的差距,还需认真反思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采取整改措施,适时组织开展走访群众、为民排忧解难等活动。

    “为保障民调能够持之以恒、客观公正地开展下去,湖南将民调纳入综治考评,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来实施推进。”湖南省综治办副主任罗永阳表示,湖南不仅对民意调查工作启动、服务保障、纪律监督等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严格执行按民调得分进行排名和“民调末位警示制”,凡年度民调成绩排全省最后一名的县市区,在当年的综治考评中给予“黄牌警告”,并由省委、省政府召集其第一责任人诫勉谈话。

    记者了解到,在民意调查这根无形“指挥棒”的促使下,如今湖南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正在扎实、稳步、有序地推进,社会公众对政法机关及政法干警的评价也在逐年提高。据统计,2012上半年湖南全省政法队伍形象公众评价综合得分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15%。(记者周秉键贾宝元阮占江)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湖南株洲两级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纪实
·湖南桃江:紧扣主题把握科学发展内涵
·湖南浏阳:全面提高队伍职业化水平
·湖南娄底:把“大家谈”转化为“大家干”
·湖南常德:进一步研究出台惠民措施
·湖南湘西:抓好岁末年初安保工作

·湖南湘西:抓好岁末年初安保工作
·湖南长沙:围绕四方面开展深度研讨
·湖南邵阳公安确定2013年为“形象建设年”
·湖南永州公布五项承诺提升群众满意度
·湖南加强冬季高速交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