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警民联系的互动渠道,微博正得到越来越多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认可。2011年上半年,新疆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陆续开通公安微博,目前,新疆各地共统计上报公安微博345个。其中,公安政务微博225个。
新疆公安微博运行以来,共发布博文88794条,粉丝近166万。在工作中,公安微博摒弃以往简单的说教和官腔,活用最新的网络语言,用“卖萌”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将涉警事件和微博宣传相结合,方便群众咨询办理户籍、居住证等业务,拓宽了人民群众反映诉求、提供线索的渠道。
微博拓宽服务新路子
“外出携带钱物要掌握‘装上不装下、装前不装后、装里不装外’的原则。也就是说,装在身上的财物,一定要装在上衣里面的口袋,而不要装在裤子或外衣口袋,也不要装在裤子后口袋……”12月13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长江路派出所和平桥社区警务室发出的这条微博赢得了“粉丝”们的一片赞扬。
长江路派出所于2011年7月10日开通微博,不仅及时发布工作动态、便民信息,还针对辖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矛盾展开讨论,真诚回应群众呼声。该所将微博运用在工作中的“先驱者”是女民警马翠。
“80后”马翠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完善微博的形式和内容,她将警务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过微博即时图文并茂地发布到网上,使居民通过微博了解基层派出所的工作,增进警民之间的互动和理解。同时,她还利用警务室微博,每日发布各类安全防范知识,提醒群众进行日常防范,并将最新的户政信息、各类公安业务办理程序发布到网上,辖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通过微博和她预约办理业务、咨询各类问题。
“郑廷媛,您的火车票被好心人在乌市长江路东方花园附近捡到,已送到派出所。2月15日15时许开往广州的火车。还有19小时!请看到这条微博的朋友多多转发,希望郑廷媛能够及时来长江路派出所领取失物!”今年2月14日,长江路派出所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了这条微博,4小时内,网民转发了427次,最终,火车票“回”到了郑廷媛手上。
工作之余,马翠会在网上搜集舆情信息,如果发现涉及公安的负面信息,她会立即利用微博的私信功能主动和发布者取得联系,对事件进行了解,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给所领导,调查事件的前因后果,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化解矛盾纠纷。
去年12月,马翠发现网民“雪狼”在微博上说,小区内的居民因物业费大幅上涨和物业公司发生矛盾,有人说要串联3000多户居民封门堵路。马翠立即和“雪狼”取得联系,对其进行劝阻,并及时上报,派出所很快将矛盾化解。
微博接力解救被拐儿童
陈晓燕是新疆克拉玛依市公安局的一位民警。在新疆公安系统中,她的微博是120个个人公安微博中运用得比较好的。工作中,她利用微博网络平台,展开打拐行动,解救被拐儿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去年9月,陈晓燕通过个人工作微博“@油城警花”全程直播微博解救被拐儿童,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
2011年9月4日16时许,新疆网友“新疆夜妖”的微博接到一名叫“Mimo沫”的网友求助。“Mimo沫”在微博中说:“福建晋江有一名新疆籍流浪儿童,名叫亚森,他称自己是从新疆被一名男子拐骗出来的,男子逼迫其偷东西,他不愿意就找机会跑了出来。因为语言不通,沟通困难,请您帮忙联系新疆相关部门,帮助这个孩子回家。”
9月9日,网友“新疆夜妖”通过微博将这条信息转发给了网友“油城警花”,也就是陈晓燕。
随后,陈晓燕通过微博与网友“Mimo沫”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了亚森的情况,并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
“咱新疆的孩子咱们去接。”9月10日,克拉玛依公安分局作出决定,派民警陈晓燕、阿不都外力前往晋江,把亚森接回。
出发前,陈晓燕将要接回亚森的消息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告知了网友“Mimo沫”。
9月22日20时许,随着T192次列车缓缓停靠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在晋江流浪3年的亚森平安回到新疆。
陈晓燕说:“一个个事件经微博的‘转发’,使群众及时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也‘看到’了公安民警不顾危险的工作精神。而微博传递及时、信息量大的特点,也使之成为警方掌握社情民意、拓宽破案渠道的一个重要平台。”
“粉丝”成“编外监督员”
新疆公安机关的“微博”,不仅拓宽了网络问政和警民互动渠道,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的网络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有力地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微博已成为新疆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公安微博在向群众及时传递警方各类信息的同时,还广纳良言,让“粉丝”给民警“挑刺”,向警方建言献策,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2011年8月,乌鲁木齐警方通过微博发布了各城区公安分局将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时间加班为群众办理二代证和户政业务的信息之后,一位名叫“月亮宝贝”的“粉丝”反映开设的点较少,还提出“是不是有上级领导下来检查,公安在作秀”的疑问。乌鲁木齐警方马上增加办理业务点,并郑重承诺:“这是一项长期的便民措施,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新浪政务微博“@平安天山”的18万“粉丝”队伍中,有很多是警方的“铁杆粉丝”,他们不仅平时十分关注公安微博,经常向警方反映各类情况,而且非常热心地向警方提出各种意见、建议,这些“铁杆粉丝”,已成为警方的“编外监督员”。
“粉丝”反映乌鲁木齐火车南站、乌鲁木齐西山等地交通拥堵,公安微博将情况向交警反映后,交警部门马上出台了治堵方案;“粉丝”反映乌鲁木齐一些城乡接合部有“泥头车”乱倒建筑垃圾、乌鲁木齐市文化路有乱停车等情况,警方马上采取措施整治,在微博上公布整治进程和结果……对于“粉丝”挑的“刺”,警方闻过即改,并通过微博将处理意见和结果向“粉丝”一一说明。
自治区公安厅宣传处处长张玉波说:“公开为先、服务为本,是公安微博的价值所在;尊重群众、顺应民意,是公安微博的生命所在。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全区公安政务微博群建设,虚心听取网民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记者潘从武 通讯员陈泽华)
·新疆:平凡人的“微事迹”汇聚“正能量”
·新疆首届特警“大比武”落幕
·新疆公安边防部队乌鲁木齐指挥学校雪地练兵
·新疆首届特警“大比武”落幕
·“最美新疆90后”麦热达尼
·新疆高院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
·新疆高院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
·新疆千余边防警官兼任辖区村官促和谐
·新疆11类刑事案件划归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管辖
·新疆免费营养餐惠及90万农村学生
·新疆巴音郭楞七成刑案借助信息化手段侦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