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分局强化“打造安全服务产品”理念,做强110接处警工作,通过改革110警务机制、优化警力配置、强化外部监督等措施,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快速、高效、优质的110接处警服务。110警务机制改革实行近半年来,群众对110接处警的满意率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下沉警力,“网格化”布警
据了解,武侯区地处中心城区,常住人口50余万,民警每个月接警量超过1.5万件。
“群众打给公安民警的印象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安机关的接处警工作水平。”武侯分局办公室主任刘智勇告诉记者,今年7月以来,武侯分局分批次对各派出所进行了110警务机制改革,将巡警下沉到警情高发的派出所,与原有接处警民警重新整合为新的巡组,由派出所统一调配管理,使警情高发的派出所警力增加到10人以上。
警情最高的红牌楼派出所平均每天接到报警50至70起。以前只有1个巡组时,巡组民警接警后一般直接上交给派出所,由其他民警办理。实行110警务机制改革后,红牌楼派出所巡组达到6个,通过采取“网格化”布警、现场办案等举措,不仅增强了与群众的交流,还节约了民警在路上奔波的时间,能够快速接警、现场处警,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避免了派出所办案民警不了解现场情况、重复询问当事人等问题。
“重新整合后,巡组民警有警接警、无警巡逻,每个巡组都是一个流动的服务窗口。”武侯分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加强监督,提升服务质量
“请问您当时连续报了3次110,有没有民警和您联系?民警到了以后,您对他们的处置满不满意?有没有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近日,家住武侯区南华苑小区的张女士接到了武侯分局的回访电话。
据了解,武侯分局对每一起警情都采取“受理评警”、“短信评警”,将每一起接警都登记录入系统,并通过短信的形式让当事人回复。同时,通过评警数据发现接处警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
此外,武侯分局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监测辖区群众对各派出所接处警、群防群治、社区警务等工作的真实满意率。
记者了解到,武侯分局还以随机抽单的形式,每周回访500至800起警情的当事人,考察民警的处警环节、群众重复报警的原因等,深入考核民警的接处警工作水平,并从警务设计、观念转变、接处警环节、警情部署、警情处置等方面优化接处警工作。
强化培训,配备“全能”装备
“110警情中最多的是民事纠纷和群众求助,但是要妥善处置这些警情,需要民警具备广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武侯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做精做强110接处警这个“安全服务产品”品牌的过程中,武侯分局在接处警岗位培训中开设了《社会学》《心理学》等课程,以增强民警的警情处置能力和水平。
为加强设备保障,武侯分局为每个巡组专门配备了包括手提电脑、便携式打印机、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设备的全能“处警包”。巡组民警通过现场办案,把派出所的很多接处警业务“搬”到了小区和街面,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便利。
群众对公安机关提供的 “安全服务产品”是否满意,数据最有说服力。据统计,自今年7月23日实行110警务机制改革以来,武侯分局警情总数同比下降16%,群众拨打110的次数同比下降10%;在群众测评中,民警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群众满意率显著提高。(记者 蒋 波)
·成都武侯实现境外人员常态化管理
·成都武侯公安办证中心创新多项为民服务举措
·成都武侯法院:殊荣加身再提高 模范更上一层楼
·成都武侯法院:“诉前分流”化解矛盾纠纷(图)
·成都武侯区法院六大亮点打造“全国模范法院”
·四川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未检”微博受到关注和好评
·四川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未检”微博受到关注和好评
·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司法局窗口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成都市检察机关工作得到市委领导肯定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法院人民法庭职能转型
·四川成都市青羊区人大主任会议充分肯定检院侦监工作
·成都市委书记谈城市发展:城市以满足市民需求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