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首次完整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上述“四个监督”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应从哪些方面尽快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近日,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郭文亮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抓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手段的监督。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提出了系统的论述,其中“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个整体被首次提出,您认为这些论述有何重要意义?
郭文亮: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成为执政党后,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更加注重从严治党,更加注重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等。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了我党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决心,为我们进一步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
记者:上述“四个监督”中每个监督方式都曾单独提过,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什么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提出?
郭文亮:虽然每个监督方式以前都提出过,但事实表明,每个监督方式自身均不能有效解决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问题,只有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才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其“合力”的展示令人期待。
记者: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您认为当前应从何入手?
郭文亮:从严治党是一个系统工程,我认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抓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手段的监督。在这些关键点,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整体作用。
关键领域主要是指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以及大额资金使用等领域。从严治党首先要抓住对这些关键领域的监督。抓住了这些关键领域的监督,就堵住了权力腐败的大头。只有抓住关键领域的监督,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从严治党的效果。
关键环节主要是指选人、决策和审批等环节。把住关键环节的监督,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而要达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目的,就必须把制度监督落实到具体的几个关键环节上:
一是在选人用人环节上必须公开选拔过程、明确选拔标准、规范选拔程序。选人用人是权力运行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是一些重要岗位上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如果能做到公开选拔过程、明确选拔标准、规范选拔程序,不仅能保证他本人清正廉洁,而且会促进他周围和下属干部的清正廉洁。但过去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干部选拔过程上却暗箱操作,在选拔标准上量身打造,在选拔程序上因人而异,最终导致选人用人的腐败。
二是在决策环节上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重大问题上的决策是否民主、科学、依法,是直接影响权力运行是否规范有序,是否发生腐败的重要关键环节。重大问题的决策往往涉及很多重大利益问题,很多腐败大案要案就是发生在这个环节上,因此加强对这个决策环节的严格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是在审批环节上要尽量减少审批项目、规范审批程序、公开审批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项目申请者的有关资质和材料。但凡需要审批的各类重要项目,多为紧缺资源或需要某种严格的资质。而掌握这种紧缺资源或重要资质审批权的官员往往成为贿赂的主要对象。因此加强对审批环节的监督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关键手段主要指对腐败行为的监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可用于监督腐败行为的手段越来越多。在众多的监督手段中,尤其要用好以下几个关键手段:一是逐步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先进的搜证举报功能,三是切实做好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记者:官员财产公示已经被呼吁多年,但阻力较大,您对此有何建议?
郭文亮:西方发达国家反腐实践充分证明,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虽然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西方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但在适当范围、以适当形式逐步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一旦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官员的腐败动机和行为就要受到严格监督和约束。
记者:网络反腐近年来成为热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先进的搜证举报功能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但也出现过“误伤”,您认为如何把握好这一手段的运用?
郭文亮: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民间反腐人士利用网络技术先进的搜证功能,频频举报腐败官员,从“表哥”到“房叔”,几乎屡试不爽,效果非常明显。诚然,自发的民间网络反腐也有一些负面影响,但不能因为这些负面影响而否定利用网络反腐的作用,关键是如何引导和规范民间网络反腐行为。尤其是官方的反腐职能机构也应该主动利用网络技术先进的搜证功能,积极发现和查处官员的腐败行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动地跟在民间网络反腐的后面,民间举报一起腐败案件,有关部门才去查处一起腐败案件。
记者: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年年实行,但好像没有受到特别关注,您为什么认为这也是监督制约的一种关键手段?
郭文亮:现有的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往往是走形式,做样子,群众填了考核表后,一收了之,没有任何反馈意见,这样的年度考核几乎对领导干部起不到严格监督作用,因而很少有因为年度考核不称职而被发现或查处的腐败官员,有的后来被拉下马的腐败官员以前的年度考核年年优秀或良好。我认为,对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要加强群众监督,但重要的是做实做好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只有这样,才能让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时刻处在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有利于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总之,从严治党必须真抓实干。只要真正抓住上述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手段的监督,在这些方面真正落实“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就能达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刘金林)
·监督卡全程跟踪 当事人更有信心 洋浦“一案一卡一回访”筑司法廉洁“防火墙”
·福建龙海市检察院强化侦查活动监督取得实效
·山西晋中:探索食品安全责任监督新路
·公安部:加快推进监督信息化建设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邮政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加快推进监督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监督信息化建设
·湖南郴州检察院征求人大代表意见主动接受监督
·广西桂林市检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阳光下的监督 内蒙古15位检察长首次公开述职述廉
·京华时报:监督是维系宪法生命力的基石
·北京房山:检方可查公安内部信息监督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