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法官驻村服务群众纪实

2012-12-18 15:57: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多跑腿换来少折腾

    ——南通市通州区法官驻村服务群众纪实

    倾心交谈,刘碧波总会蹦出一些活跃的词汇:“用法官‘多跑腿’来换老百姓‘少折腾’;把司法的最后一道防线移到最前沿……”这位南通市通州区法院院长和记者说起工作可谓匠心独具。

    深层解读,通州区法院确有新创:15个规范化的法官驻村群众工作室,悄然铺开一张有形的诉讼服务网络;依托基层组织和基层力量,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上千次巡回审判,构建了法官、村官与村民的信任关系。

    村支书说的“麻烦事儿”

    “要是没有驻村法官,村里的一件小纠纷差点儿就把人送进了监狱,那就惹大麻烦了!” 提起法官驻村群众工作室,先锋镇双盟村支部书记祁海宝深有感触。

    祁海宝口中的这件“麻烦事儿”,发生在该村一户葛姓人家。小葛的母亲在小葛尚在襁褓就离家出走了。14年前,小葛父亲与带有一子的周某同居。一年前,经人提醒,葛父准备与周某领证结婚,喜事临近,葛父遭车祸身亡,小葛因此获赔30多万。同时,葛家的房屋拆迁,将安置200余平方米的住房。车祸理赔和拆迁利益,使小葛与周某产生严重分歧。

    今年8月初,双盟村驻村法官孙进在排查矛盾时得知这一情况,先后三次组织双方进行协调,因周某要求过高导致双方不欢而散。就在法官准备组织第四次调解时,周某之子王某竟然上门与小葛理论并将小葛丈夫致伤,王某因此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通州法院实行的法官驻村制度,一举三得——通过上千次巡回审判,以案说法,培育了村民的法治意识;通过依法为村民和村企业完善各种合同,化解了隐形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了村民们的利益;在更多的法律、道德、亲情方面的劝说引导,构建了法官、村官与村民的信任关系。

    农村有很多矛盾如开始就有人介入,纠纷就不会越积越深,案件就不会从一审、二审到再审,甚至出现大量“省访”“京访”,耗费宝贵的社会资源和司法资源。由此可见,通州法院法官驻村的另一个可圈之点是成人之美——法官“多跑腿”换来了当事人“少折腾”,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司法方法践行了司法为民;他们依靠群众解决群众纠纷,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把矛盾解决于萌发状态、初始阶段,许多纠纷不进入司法程序就自行解决,通州法院的做法值得推广。(记者 徐 育 特约记者 丁 薇)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