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着力在爱民、亲民、便民、利民上下工夫,创新司法便民措施,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感受到“一站式”立案的方便快捷,得到了群众认可,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赢得并保持着“全国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集体”荣誉。
便捷立案 畅通参与诉讼渠道
“谢谢你们,没想到能这么快就立了案呀,这个申请书我还真不会写哟,多亏了你们帮忙,你们真是为民服务的好法官。”从江西来的聂老汉拉着接待法官的手直道谢。
该院为切实方便群众诉讼,丰富立案手段,采取窗口立案、巡回立案、上门立案、邮政立案、预约立案、网上立案六种立案方式。
建立健全以人民法庭为核心,以巡回审判站为主干,以便民诉讼联系点为支撑,庭站点三位一体、辐射辖区农村的便民诉讼网络,方便偏远地区农民群众参与诉讼,实现城乡司法服务均等化。今年1月至10月,该院依托便民诉讼网络,定期到便民诉讼站点巡回立案、上门立案750余件。
同时该院创新立案方式,紧扣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在重庆市率先建立网上便民诉讼服务平台,汇集“立案咨询、案件信息、档案查询、判后答疑、廉政监督、电子送达”六大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上便民服务平台进行立案,了解案件进展和开庭情况。
人性引导 全心服务人民群众
江北法院大力推进文明立案窗口建设,建成重庆市首个开放式立案信访窗口,实现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预约接访、纠纷化解窗口式办公和一站式服务。“立案大厅推行的各种便民措施归根结底要让百姓看得明、听得懂、用得上、跑得少。”该院代理院长卢君介绍道。
全方位导诉服务。通过人工导诉、视频导诉、电子自助触摸屏导诉、便民手册导诉、公示牌导诉五种导诉方式,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年龄人群的诉讼引导需求。将诉讼费标准、司法救助规定、诉状格式以及办案流程等通过上墙、书写桌张贴、《便民手册》等方式直观展示。
多元化查询服务。建立电子触摸屏查询、审判庭电话查询、导诉员查询三大查询平台。通过《受理案件通知书》的操作、联系方式查询案件受理、开庭、流转等情况。
全覆盖收转服务。当事人可在立案窗口一次性办理领取传票等法律文书、提交证据等诉讼资料、申请诉讼保全、预约法官等事务。窗口设置预约法官及收转材料专门窗口,配置专人负责,有效减少当事人“跑累”。
人性化便民服务。该院坚持对来院群众热心接待、细心听诉、耐心解惑、诚心相待、用心解决,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配备了无障碍通道、电子储物柜、电视机、便民保健箱、爱心雨伞、书报架、复印机、饮水设施等便民服务设施。设置了POS刷卡缴费机,便于当事人在窗口缴费。采取电子取号方式办理立案事务,变站立排队为坐等叫号。
高效速裁 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你们这个便民诉讼还真是好啊,方便了当事人,省去了很多麻烦啊。”司法工作者王先生看着当事人手中刚拿到的支付款后感叹道。
王先生的委托人周某是江北区复盛镇高峰村村民,也是一起离婚案件的被告,因骑摩托车摔伤造成半身骨折,卧病在床。得知这一情况后,立案庭速裁组法官主动到鱼嘴镇周某家中,上门为其调解。
为满足当事人快速化解纠纷的司法需求,该院前移纠纷化解关口,依托诉调对接平台及便民诉讼网络,加强与人民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及街镇综治办、司法服务所紧密联系,形成纠纷化解合力。在窗口设立诉前特色调解工作室,邀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在立案庭设立速裁组,对于简单案件快速审理,对非诉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我们就是要将立案信访窗口作为法院化解矛盾的第一道关口,充分发挥速裁机制、诉调对接平台、信访接待的纠纷化解功能,积极开展立案阶段调解,促进大量纠纷在立案信访窗口得到快速妥善解决。”卢君说起诉调对接工作时信心十足。今年1月至10月,该院以速裁机制、诉调对接方式化解矛盾纠纷1647件,占民商事案件的23%。(范登虎 黄玉文)